如果說古希臘是人類文明的童年時,盛世羅馬則是人類青春時代的象征。羅馬的偉大與光榮不僅在于凱撒、奧古斯都、君士坦丁等一眾英雄的豐功偉績,它還誕生了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西塞羅等眾多文學家、藝術家和政論家。羅馬的輝煌成就激發(fā)了不朽的文藝復興、乃至后來整個歐洲的主流文明。 羅馬非一日建成。羅馬原為意大利第伯河畔的一個小城,地理位置優(yōu)越,資源豐富,居民成分比較復雜。從公元前8世紀建城到公元2世紀,羅馬經歷了由城邦到帝國,由帝國到衰亡的歷史進程。從一個不到15萬人的小國,成長為稱雄世界的帝國,羅馬用了1000多年的時間,卻在不到200年的時間里迅速瓦解衰落。也許,一個像羅馬這樣偉大的文明國家,其滅亡并非完全為外力摧毀,而更可能來自內部。長久以來的太平盛世慢慢侵蝕了帝國的精神與肌體,原有的活力日漸式微,不知不覺間,安逸使羅馬人對潛在的風險失去了敏感力。羅馬文明衰落之后,歐洲經歷了漫長的黑暗期,直至文藝復興再次迎來文明的曙光。 “地上之國總是無?!?。 《羅馬帝國衰亡史》是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的一部巨著。全書共六卷,第一卷出版于1776年,第二、三卷出版于1781年,第四、五、六卷出版于1788年。該書問世至今兩百余年,鮮有能與之比肩的同類作品。羅馬是西方人引以為傲的昔日榮光,而他們每言及羅馬,必稱《羅馬帝國衰亡史》??梢娺@部惶然巨著在西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