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1章 技術寫作與技術內容
1.1 技術寫作的定義
1.2 歷史和現(xiàn)在
1.3 技術寫作的目的
1.4 技術寫作創(chuàng)建技術內容
1.4.1 技術內容與市場內容
1.4.2 設計良好的技術內容成就高效溝通
1.4.3 技術內容是企業(yè)和組織的寶貴資產
1.4.4 什么樣的技術內容才有價值
第2章 結構化的技術寫作與內容管理
2.1 什么是結構
2.2 什么是結構化寫作
2.2.1 結構化寫作的定義
2.2.2 結構化寫作的特征
2.2.3 為什么要采用結構化的內容寫作和管理
2.2.4 結構化技術寫作對技術作者的影響與要求
第3章 內容結構的設計
3.1 轉換思路
3.1.1 看到結構
3.1.2 提升組織的技術內容思路
3.2 結構化思維方法
3.3 考慮UPC M設計出有效的技術內容
3.3.1 U以用戶為中心的寫作
3.3.2 P產品和服務
3.3.3 C參考你的同行競爭對手
3.3.4 M要有管理內容的思路
3.4 設計內容結構的時候我們在設計什么
第4章 結構化技術寫作的流程
4.1 階段:研究階段
4.1.1 研究用戶
4.1.2 產品與服務體系
4.1.3 研究現(xiàn)有內容情況
4.2 第二階段:設計階段
4.2.1 設計技術內容體系和文檔類型
4.2.2 創(chuàng)建每個文檔的內容模型
4.2.3 基于產品的詳細功能和用戶任務設計內容模塊
4.2.4 抽取已有內容的結構
4.2.5 內容模塊的兩個視圖
4.2.6 內容模塊的復用
4.2.7 結構化的內容定義
4.3 第三階段:結構評審階段
4.4 第四階段:結構標準化階段
4.4.1 將結構進行標準化
4.4.2 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
4.5 第五階段:進行寫作
4.5.1 寫作原則
4.5.2 常見文檔內容結構與寫作方法
4.5.3 對內容的視覺輔助
4.5.4 嵌入式的信息輔助
4.6 第六階段結構化的內容評審
第5章 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術內容
5.1 技術內容渠道建設的重要性
5.2 梳理技術內容的渠道
5.3 常見的技術內容渠道
第6章 基于XML的結構化寫作
6.1 XML簡要介紹
6.1.1 元數(shù)據
6.1.2 XML文檔的構成
6.1.3 DTD和Schema-XML的語義約束
6.1.4 XML的樣式表
6.2 XML帶來的好處以及變化
6.2.1 XML帶來的好處
6.2.2 你的公司或所工作的組織是否需要XML
6.2.3 基于XML寫作的方式需要作者什么樣的能力
6.3 基于XML的結構化內容管理系統(tǒng)
6.4 常見的DTD-DITA
6.4.1 DITA概述
6.4.2 DITA的主題
6.4.3 DITAMap
6.4.4 DITA的復用
6.4.5 由傳統(tǒng)寫作轉成DITA寫作
6.5 其他常見DTD介紹
6.5.1 Docbook介紹
6.5.2 ATA100介紹
6.5.3 S1000D介紹
附錄A 對《答辯攻略》的結構化修改
附錄B 極簡主義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