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開發(fā)地質家及油藏
1.1 開發(fā)地質家的職責
1.2 鉆井
1.3 油藏的生命周期
1.4 儲層流體
1.5 油氣田采收率的影響因素
第2章 地質方案
2.1 資料來源
2.2 巖石和流體性質
2.3 平面圖和剖面圖
2.4 井間預測
2.5 油藏格架
2.6 巖相圖
2.7 巖石物性分析
2.8 構造地質:斷層
2.9 構造地質:裂縫
第3章 流體地質學
3.1 生產數據及分層
3.2 油藏平面分區(qū)
3.3 平面波及系數的分析方法
3.4 排驅單元
第4章 油藏建模與地質統(tǒng)計學
4.1 地質統(tǒng)計方法
4.2 三維地質網格單元建模
4.3 儲量
4.4 油藏不確定性分析
4.5 與油藏工程師的合作
第5章 標定剩余儲量
5.1 剩余油分布
5.2 剩余油分布的定性分析方法
5.3 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分析方法
5.4 開發(fā)潛力評價
第6章 鉆井設計
6.1 井型
6.2 井網
6.3 鉆井設計
6.4 問題井
第7章 沉積儲層及其流體特征
7.1 風成沉積相儲層
7.2 曲流河相儲層
7.3 辮狀河相儲層
7.4 三角洲相儲層
7.5 濱岸相硅質碎屑巖沉積和障壁島儲層
7.6 海相深水儲層
7.7 碳酸鹽巖儲層
7.8 稀有儲層
7.9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