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爾·斯爾·朝克(Dular Osor Chog),男,1957年9月29日出生,籍貫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少數(shù)民族語言學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四個一批”人才,中央聯(lián)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獲學士學位;1982年1月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從事民族語言研究工作;1987年3月至1988年3月在北京大學東語系給碩士研究生教滿蒙比較語言學課程;1989年3月至1991年3月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朝語系讀了語言學博士課程;2004年7月在日本獲得語言文化學博士學位;1992年8月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1997年8月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掌握漢語、蒙古語、滿語、錫伯語、鄂溫克語、鄂倫春語、赫哲語、達斡爾語、日語等多種語言。研究方向: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在阿爾泰語系諸語、東北亞及北極圈諸民族語言文化研究方面卓有建樹,提出“語音形態(tài)論”“名詞形態(tài)論”“動詞形態(tài)論”“東北亞諸民族語言文化相關論”“北極圈諸民族語言文化關系說”“瀕危語言綜合研究論”等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