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美學與詩學:張晶學術文選(共6冊)

美學與詩學:張晶學術文選(共6冊)

美學與詩學:張晶學術文選(共6冊)

定 價:¥498.00

作 者: 張晶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161845 出版時間: 2017-05-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美學與詩學:張晶學術文選(套裝共6冊)》共六卷。第一卷收入作者張晶早年出版的兩部學術專著:《遼金元詩歌史論》與《遼金詩學思想研究》?!哆|金元詩歌史論》是張松如先生主編的“中國詩歌史論”叢書之一種,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領域中的開拓性著作。作者以具有自覺意識的文化史觀和文學史觀,建構了遼金元三代的濤史框架,并以三編分述了遼代詩歌、金代詩歌和元代詩歌的發(fā)展軌跡?!哆|金詩學思想研究》則是從古代文論的角度來揭示遼金兩代詩學思想的理論內涵及其獨特的美學與文論價值。第二卷收入了作者的兩部學術專著:《禪與唐宋詩學》及《神思:藝術的精靈》。前者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后者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出版,都有豐富的理論價值和獨創(chuàng)性的學術觀點?!抖U與唐宋詩學》對唐宋時期盛行的佛教宗派禪宗的理論要義作了獨特的理解與闡釋,并對禪學觀念深層地影響唐宋詩歌風貌的因素作了獨到的剖析?!渡袼肌芬粫鴦t是以劉勰《文心雕龍》中的《神思》篇作為重點,將神思作為中國美學的重要范疇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并從審美心理方面揭示其內在機制及獨特意義所在。第三卷收入作者多年來發(fā)表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的美學研究論文50余篇,其中多為作者經(jīng)過融會中西美學的方法及哲學基礎后,加以整合的審美范疇、命題,具有鮮明的獨創(chuàng)性質。如審美感興論、審美化境論、審美觀照論、審美構形能力等。本卷中關于中國美學的研究論文占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比重。作者以其深厚的中國哲學基礎,并以西方哲學方法作為參照系,將中國美學的重要命題予以整合性建構,如“透徹之悟”、“自得”、“興象”、“天機”等,通過中西會通的闡發(fā),使之具有當代的美學理論價值。第四卷收入作者多年來關于中國古代詩學及文學史研究的論文50余篇。其中不乏具有典型意義的個案研究,但較多的是從文學史和文論史的角度加以透視的詩學現(xiàn)象。這些論文雖然是以一些作家作品或詩史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但仍有頗為鮮明的美學理論色彩,有普遍的文學史研究方法論意義。本卷更為鮮明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研究特色,即以中國哲學或美學的角度進行文學史的觀照,并提出一些重要的問題。如在“詩與禪”的單元中,通過禪學與詩學的關系,揭示了濤學中的重要特征?!霸娫~審美”則通過對大量詩詞創(chuàng)作的整合及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美學問題。第五卷收入作者多年來遼金元詩學研究論文30余篇,其中多有個案研究,如關于王庭筠、趙秉文、李純甫、戴表元等;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論文是關于遼金元詩的整體特征、民族文化內涵、發(fā)展演進軌跡的探求。對于遼金元詩學,作者以民族文化心理作為其參照模型,揭示其內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確定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其中還有關于遼金元文學批評的相關論述。本卷還有畫論研究的專題論文12篇,是從美學角度來探討畫論中的一些命題。另有多篇學術性的書評及書序。第六卷收入作者關于審美文化、文藝美學、傳媒藝術等領域的研究論文50余篇,從中可以見出作者對當代的審美文化現(xiàn)實及其走勢的深切關注。作者對審美文化的建構性理念,對于傳媒藝術的功能解析,對于視覺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對于藝術媒介、藝術語言作為藝術學理論的基本范疇,都有頗具深度的認識和理解,且有獨樹一幟的理論建樹。作者還將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作為文藝美學的重要資源,使古代文藝理淪的當代價值得以彰顯。

作者簡介

  張晶,1955年生,吉林省四平市人,滿族。現(xiàn)為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文藝學學科帶頭人,北京市美育與文明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學術兼職有中國遼金文學學會會長、中國中外文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古代文論學會常務理事、中華美學會理事等。出版有《美學的延展》《禪與唐宋詩學》《遼金詩史》等十余部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哲學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近四百篇。

圖書目錄

第一卷

遼金元詩歌史論

緒論

第一編 遼代詩歌

第一章 遼詩生長的文化土壤

第一節(jié) 遼詩與北方文學的特質

第二節(jié) 遼代文化的動態(tài)演進

第二章 遼詩成就及其在詩史上的地位

第一節(jié) 遼代契丹詩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論契丹長詩《醉義歌》

第三節(jié) 遼詩中的漢人之作及民歌謠諺

第四節(jié) 遼詩的歷史地位

第二編 金代詩歌

第三章 金代詩詞的獨特成就及其文化基因

第一節(jié) 金代詩詞的獨特成就

第二節(jié) 金代女真文化與漢文化的互滲

第三節(jié) 儒雅與粗獷:兩種文化心理取向的交匯

第四章 借才異代:金詩的發(fā)軔

第一節(jié) “借才異代”詩人們的心曲

第二節(jié) “借才異代”的文化價值及詩歌史意義

第五章 “國朝文派”與大定明昌詩壇

第一節(jié) 適于詩歌生長的時代文化氛圍

第二節(jié) “國朝文派”的探詢

第三節(jié) 幽獨襟懷與清雅詩境

第四節(jié) 本期其他詩人

第六章 南渡詩壇:金詩的振起

第一節(jié) 南渡政風下的士人心態(tài)

第二節(jié) 南渡詩壇的詩學觀念之爭

第三節(jié) 尚奇的詩歌創(chuàng)作傾向

第四節(jié) 淡遠平實詩風

第七章 元好問:偉岸的金詩之巔

第一節(jié) 元好問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道路

第二節(jié) 元好問的詩歌美學思想

第三節(jié) 元好問的詩歌藝術成就及其文化基質

第八章 論女真作家的詩歌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樸陋與雄奇:初染漢風的本真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典麗富艷的審美追求

第三節(jié) 儒雅風范:漢文化的深層濡染

第九章 論金詞的成就及其文化心理

第一節(jié) 金詞的整體特征及其文化心理成因

第二節(jié) 金詞發(fā)展的動態(tài)描述

第三編 元代詩歌

第十章 論元代前期詩歌

第一節(jié) 眾派匯流的前期詩壇

第二節(jié) 由金入元的詩人

第三節(jié) 由宋入元的詩人

第四節(jié) 心理認同元朝的前期詩人

第五節(jié) 理學家之詩

第十一章 “延祜之盛”所代表的元詩主潮

第一節(jié) 盛元詩壇的“雅正之音”

第二節(jié) “始倡元音”的趙孟頫、袁桷

第三節(jié) 論元四家:虞、楊、范、揭(附論延祐其他詩人)

第十二章 元代后期詩風的丕變

第一節(jié) 薩都剌等少數(shù)民族詩人

第二節(jié) 論“鐵崖體”與元代后期詩風

第三節(jié) 元代后期其他重要詩人

第四節(jié) 超軼絕塵:元季畫家詩的審美傾向

第十三章 論元代散曲與詞

第一節(jié) 散曲的本體特征及詩史意義

第二節(jié) 元曲的“當行本色”與審美屬性

第三節(jié) 元代散曲流變勾勒

第四節(jié) 附論元詞

……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