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前言
1 湖泊沼澤魚類物種多樣性 1
1.1 松嫩平原湖泊沼澤區(qū) 1
1.1.1 吉林西部湖泊沼澤群 1
1.1.2 齊齊哈爾湖泊沼澤群 17
1.1.3 大慶湖泊沼澤群 34
1.1.4 低山丘陵區(qū)湖泊沼澤群 51
1.2 三江平原湖泊沼澤區(qū) 72
1.2.1 自然概況 72
1.2.2 總述 73
1.2.3 分述 74
1.2.4 漁獲物組成 76
1.2.5 主要物種個體生物學及種群結構 79
1.3 內蒙古高原湖泊沼澤區(qū) 81
1.3.1 呼倫貝爾高原湖泊沼澤群 81
1.3.2 錫林郭勒高原湖泊沼澤群 86
1.3.3 烏蘭察布高原湖泊沼澤群 89
1.3.4 巴彥淖爾—阿拉善—鄂爾多斯高原湖泊沼澤群 92
2 湖泊沼澤魚類群落多樣性 96
2.1 松嫩湖泊沼澤群 96
2.1.1 群落物種結構 97
2.1.2 α-多樣性 109
2.1.3 β-多樣性 121
2.1.4 魚類區(qū)系的形成及特征 128
2.2 火山堰塞湖泊沼澤群 129
2.2.1 自然概況 130
2.2.2 α-多樣性 130
2.2.3 β-多樣性 135
2.2.4 群落多樣性探討 136
2.3 三江湖泊沼澤群 140
2.3.1 群落物種結構 140
2.3.2 群落生態(tài)多樣性 147
2.3.3 群落結構特征 150
2.4 東北地區(qū)38片湖泊沼澤魚類群落α-多樣性 152
2.4.1 群落物種結構 152
2.4.2 α-多樣性指數 156
2.4.3 多樣性指數與水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 158
2.4.4 群落多樣性的探討 1642
3 河流沼澤魚類多樣性 166
3.1 大興安嶺水系河流沼澤區(qū) 166
3.1.1 魚類多樣性概況 166
3.1.2 內蒙古大興安嶺水系 177
3.1.3 哈拉哈河上游 180
3.1.4 綽爾河上游 182
3.1.5 呼瑪河水系 183
3.2 小興安嶺水系河流沼澤區(qū) 191
3.2.1 遜別拉河 192
3.2.2 沾河 194
3.2.3 湯旺河 195
3.2.4 嫩江縣水系 198
3.2.5 小興安嶺水系河流沼澤魚類多樣性概況 200
3.3 長白山區(qū)水系河流沼澤區(qū) 204
3.3.1 牡丹江中上游水系 204
3.3.2 第二松花江河源區(qū)水系 214
3.3.3 第二松花江三湖江段水系 217
3.3.4 長白山區(qū)水系河流沼澤魚類多樣性概況 227
3.4 松嫩平原水系河流沼澤區(qū) 228
3.4.1 嫩江吉林省段 228
3.4.2 洮兒河下游 236
3.4.3 綽爾河下游 242
3.4.4 松花江哈爾濱段 243
3.4.5 三岔河口河流沼澤 244
3.4.6 松嫩平原水系河流沼澤魚類多樣性概況 246
3.5 三江平原水系河流沼澤區(qū) 247
3.5.1 黑龍江中游撫遠段 247
3.5.2 黑龍江中游同江段 250
3.5.3 松花江下游富錦段 252
3.5.4 烏蘇里江 258
3.5.5 撓力河—七星河水系 262
3.5.6 三江平原水系河流沼澤魚類多樣性概況 266
4 沼澤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魚類多樣性 268
4.1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268
4.1.1 魚類多樣性概況 268
4.1.2 河流沼澤魚類多樣性 281
4.1.3 湖泊沼澤魚類多樣性 284
4.2 達里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295
4.2.1 生境多樣性 295
4.2.2 物種多樣性 296
4.2.3 漁業(yè)資源 300
4.2.4 主要物種個體生物學及種群結構 301
4.2.5 主要物種遺傳多樣性 306
4.3 查干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306
4.3.1 物種多樣性 307
4.3.2 群落多樣性指數 312
4.3.3 群落結構 313
4.3.4 鹽堿地開發(fā)對魚類多樣性的影響 317
4.4 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319
4.4.1 自然概況 319
4.4.2 物種多樣性 320
4.4.3 群落多樣性 323
4.4.4 問題探討 326
4.5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329
4.5.1 魚類多樣性概況 329
4.5.2 河流沼澤魚類多樣性 332
4.5.3 湖泊沼澤魚類多樣性 335
4.5.4 魚類多樣性與鳥類的關系 336
4.6 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336
4.6.1 自然概況 337
4.6.2 物種多樣性 337
4.6.3 群落多樣性特征 339
4.6.4 魚類多樣性評價 342
4.6.5 與鄰近濕地魚類多樣性比較 344
4.6.6 自然保護區(qū)魚類多樣性評價方法 345
4.6.7 漁業(yè)資源 346
4.7 三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351
4.7.1 物種多樣性 352
4.7.2 種類組成 354
4.7.3 區(qū)系生態(tài)類群 354
5 魚類多樣性比較 355
5.1 河流沼澤 355
5.1.1 興安嶺與長白山區(qū)水系 355
5.1.2 松嫩平原水系與三江平原水系 360
5.2 湖泊沼澤群 364
5.2.1 松嫩平原與三江平原 364
5.2.2 內蒙古高原 369
5.2.3 東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 376
5.3 湖泊沼澤群與河流水系 385
5.3.1 松嫩平原與松花江—嫩江河流水系 385
5.3.2 三江平原與黑龍江—烏蘇里江河流水系 390
5.3.3 東北平原與黑龍江水系河流 396
5.3.4 東北平原與毗鄰河流水系 401
5.3.5 東北地區(qū)湖泊沼澤群與其所在河流水系 413
5.3.6 內蒙古高原湖泊沼澤群與其所在河流水系 424
5.4 東北—內蒙古高原沼澤濕地與該區(qū)河流水系 434
5.4.1 魚類物種多樣性 434
5.4.2 物種多樣性比較 440
6 魚類多樣性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443
6.1 魚類多樣性下降的驅動因素 443
6.1.1 濕地萎縮 443
6.1.2 生境穩(wěn)定性下降 444
6.1.3 濕地鹽堿化 444
6.1.4 水環(huán)境污染 445
6.1.5 興凱湖魚類多樣性下降的原因 446
6.2 提高魚類多樣性的途徑 447
6.2.1 生境改良 447
6.2.2 放流增殖 449
6.2.3 魚類區(qū)系改造 451
6.2.4 鹽堿濕地生境改良-放流增殖 453
6.2.5 經濟魚類繁殖保護 457
6.2.6 特定濕地提高魚類多樣性的綜合措施 460
6.3 魚類多樣性合理利用 471
6.3.1 魚類多樣性與漁業(yè)利用的關系 471
6.3.2 魚類資源量估算 472
6.3.3 魚類資源利用程度評估 480
6.3.4 合理捕撈 481
6.3.5 特定濕地魚類資源合理利用綜合措施 486
6.4 魚類多樣性科學管理 489
6.4.1 魚類多樣性監(jiān)測 489
6.4.2 魚類多樣性評估 494
6.4.3 漁業(yè)限制 497
6.4.4 魚類資源群體的管理 498
參考文獻 508
附錄 東北—內蒙古高原沼澤濕地魚類物種名錄 517
索引 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