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內科學心房顫動楊杰孚2019觀點

心房顫動楊杰孚2019觀點

心房顫動楊杰孚2019觀點

定 價:¥138.00

作 者: 楊杰孚 著
出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8944835 出版時間: 2018-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為指導,重點突出房顫診斷、管理、治療方面的新近研究成果和發(fā)現(xiàn),參閱國內、國際新文獻,以多角度、多層面、全方位、廣范圍、新視野進行全面展現(xiàn),力求觀點鮮明,內容新穎,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啟發(fā)思考。全書分為幾個部分:房顫流行病學現(xiàn)狀,通過新的歐美和我國的數(shù)據(jù)描述近年來房顫流行病學情況和未來發(fā)展趨勢;房顫發(fā)生的病因學,從房顫的病理生理機制等方面介紹了房顫的起源及發(fā)生過程,并對近年來不同研究解釋房顫病因的新觀點進行闡述;房顫的各種管理、治療策略,包括竇律維持、心室率控制、消融策略、抗凝治療等,對各種治療策略的新進展、新突破進行側重描寫。在介入治療手段的新技術方面,對于不同消融策略的發(fā)展、預后及心耳封堵的應用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在抗凝治療方面,本書的編寫著眼于各類藥物實際中的臨床應用,包括藥物作用機制、代謝特點、藥效影響因素、藥物相互作用、藥物不良反應、給藥方案及合理處方等。對于傳統(tǒng)抗凝藥物——華法林的藥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同時對新型口服抗凝藥的應用臨床試驗證據(jù)亦進行了較全面的涉獵。本書的大部分內容基于國內外新的相關領域學術文獻、研究報道,并融入筆者的理解與思考。筆者亦寄望本書可為廣大心內科醫(yī)生、心血管疾病研究者及其他臨床工作者對房顫一病形成更緊隨學科發(fā)展的觀感和認識,啟發(fā)各位醫(yī)學同道發(fā)散思維、深入思考。基于筆者編撰本書的初衷和原則,本書具有以下特點:①展示了房顫相關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和發(fā)現(xiàn),是循證醫(yī)學的具體表現(xiàn),是學科發(fā)展的鮮明體現(xiàn),具有時效上的先進性; ②內容涵蓋房顫的流行病學、病因學、診治和管理等多個方面,能充分反映該領域的進展全貌,具有內容上的全面性; ③體現(xiàn)了經(jīng)臨床實踐經(jīng)驗的新成果,故具有臨床上的指導性;④本書中的房顫診治、管理策略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筆者希冀在浩瀚文獻中,本書不僅能作為一本學術研究的 參考書,亦能成為一本臨床實踐中的工具書。雖筆者已竭盡全力嚴謹考據(jù),細微琢磨,但難免有所疏漏。書成之時,如有不盡人意之處,敬候各位同道不吝賜教,補其疏缺,善其參差,以備日后再版時修正。筆者潛心臨床工作數(shù)十載,深感心血管疾病研究尚任重道遠,非筆者一人之力所能窮其盡頭。編撰此書,意在希冀讀者從中獲益,激發(fā)讀者繼續(xù)求索,為攻克房顫這一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難關繼續(xù)砥礪前行,澤被民眾。醫(yī)學同道們,讓我們共同向著“心房顫動”這一挑戰(zhàn)而拼搏奮進吧!

作者簡介

  楊杰孚,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2012年度“中國醫(yī)師獎”獲得者。目前擔任國家衛(wèi)生和健康委員會北京醫(yī)院心內科主任兼心臟中心主任;曾擔任中國致公黨北京市第七、第八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目前擔任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常務委員,心力衰竭學組組長(主持編寫《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 2014》);中華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組組長;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心血管內科醫(yī)師分會常務委員;北京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y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副主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華心律失常雜志》《中國心血管雜志》等國內主流心血管核心期刊編委。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醫(yī)療保健工作,是中央保健委員會專家組成員。2005年獲“中央保健委員會先進個人獎”。1991—1994年及 1997—1998年先后兩次赴澳大利亞伊麗莎白女王醫(yī)院及澳大利亞皇家佩斯醫(yī)院心內科研修臨床電生理。專業(yè)特長:心律失?!呐K起搏及電生理,應用射頻消融治療各類快速性心律失常,在這一領域有很高的造詣;在植入器械(如心臟起搏器、埋藏式除顫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及左心耳封堵裝置等)手術及術后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心腦血管疾病新藥臨床評價技術平臺研究,為在我國構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心腦血管疾病新藥臨床評價平臺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還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總科研經(jīng)費超過1500萬;曾多次榮獲“中華醫(yī)學獎”及“北京市科技獎”。此外,主編《心臟病藥物治療學》《簡明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心臟急診》等多部心血管病專著,主譯《默克老年健康手冊》;參加編寫心血管專著 20余部,國內外共發(fā)表學術論文 80多篇(高 SCI影響因子達32.0)。

圖書目錄


目 錄
Contents
房顫相關流行病學 / 001
1.
全球房顫流行病學現(xiàn)狀 / 001
2. 21世紀中國房顫新的流行病學數(shù)據(jù) / 010
3.
房顫與卒中的相關性 / 012
房顫的相關病因學 / 018
4.
與心臟器質性病變有關的心房顫動 / 018
5.
與其他內科疾病有關的心房顫動 / 021
房顫患者非創(chuàng)傷性竇律維持策略 / 039
6.
急診室房顫轉律(直流電復律及藥物轉復) / 039
7.
長期藥物竇律維持策略及臨床試驗證據(jù) / 043
8.
抗房顫起搏策略的臨床實踐 / 045
9.房顫的上游治療
/ 048
房顫的介入治療 / 061
10.
房顫導管消融的適應證 / 061
11.
陣發(fā)性房顫的導管消融歷史變遷 / 065
12.
陣發(fā)性房顫患者非肺靜脈區(qū)域消融 / 078
13. 冷凍球囊導管消融在房顫治療中的應用 / 082
14.持續(xù)性房顫的導管消融策略 / 093
15.房顫導管消融中基質消融的策略及現(xiàn)狀 / 110
16.慢性房顫雜交手術進展 / 121
慢性房顫患者的室率控制策略 / 144
17.室率控制的積極意義、傳統(tǒng)藥物治療的臨床證據(jù)與局限性 / 144
18.房室結消融術適應證人群選擇 / 157
房顫患者卒中 /系統(tǒng)性血栓形成的風險評估及抗凝治療的出血風險評估 / 166
19.腦卒中 /系統(tǒng)性血栓形成風險評估 / 166
20.出血風險評估 / 172
華法林藥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及抗凝治療有效性評估 / 182
21.華法林的代謝與生物轉化 / 182
22.影響華法林藥物代謝的相關基因的多態(tài)性特征 / 184
23.基于華法林藥物基因組學的劑量預測模型 / 190
24.基于藥物基因組學華法林劑量預測的臨床有效性研究 / 192
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相關的血栓栓塞性腦卒中 / 200
新型抗凝藥應用臨床試驗證據(jù) / 207
房顫抗凝治療中的一些特殊問題 / 224
25.合并冠心病和(或)介入治療后 / 224
26.非心臟手術的圍術期抗凝治療選擇及橋接治療的得失 / 232
左心耳封堵術及外科切除治療 / 246
27.左心耳封堵的背景和意義 / 246
28.左心耳封堵術(PLAAO)的相關介紹 / 247
29.PLAAO相關的最新臨床研究 / 254
30.LAAO國內外指南及共識 / 258
31.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 261
32.左心耳外科切除治療簡介 / 263
特殊類型房顫的治療 / 270
出版者后記 / 29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