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世界經濟幸福經濟學選讀:歐美分冊(1900~2010)

幸福經濟學選讀:歐美分冊(1900~2010)

幸福經濟學選讀:歐美分冊(1900~2010)

定 價:¥68.00

作 者: 傅紅春,蒲德祥,黃曦 著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3050760 出版時間: 2018-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16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說明幸福思想一直處于古典經濟學的發(fā)展中,并以幸福思想貫穿于整個論著來說明各個重大主題如何被添加在了現代經濟學的幸福大廈上或如何被從這一幸福大廈上抽掉了。經濟學家根據自己的經歷、知識和社會背景描繪了一副不同的藍圖,對幸福大廈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經濟學家認為幸福不可能實現,有的經濟學家認為幸福是可以實現的,有的經濟學家認為在幸福大廈的建設上采取了不同的途徑。基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幸福經濟學”思想史研究(項目批準號15AJL007)成果系列梳理經濟學家經濟理論,對凱恩斯、哈耶克、劉易斯、羅賓遜等經濟學家的理論進行了評析,在必要之處進行了改建并擴大了空間。從古典經濟學的探討可以看出,幸福始終是經典經濟學研究的主題,幸福思想始終貫穿于經濟學的發(fā)展中。

作者簡介

  傅紅春,男,經濟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經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77級考入武漢大學經濟系,本科、碩士,留校任教,先后兼任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武漢大學教務處副處長。1987年考取西南財經大學劉詩白教授博士生,畢業(yè)后返武漢大學。1992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做訪問學者。1996年起任西南財經大學教授,2002年起任博士生導師。2003年被引進上海師范大學新組建商學院,任首任院長。2007年9月被引進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美國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市經濟學會理事。在人民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正中書局等,出版多部專著、譯著、教科書。在《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tài)》、《統(tǒng)計研究》等發(fā)表論文200余篇。近年研究興趣主要在“中美經濟比較”、“幸福經濟學”等。近年主持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凱恩斯《凱恩斯文集·預言與勸說》(1919~1940)
凱恩斯《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1936)
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1920)
庇古《福利經濟學》(1920)
米塞斯《自由與繁榮的國度》(1927)
米塞斯《貨幣、方法與市場過程》(1930~1969)
米塞斯《官僚體制·反資本主義的心態(tài)》(1944~1956)
米塞斯《人的行動:關于經濟學的論文》(1949)
米塞斯《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分析》(1949)
米塞斯《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學的分析》(1981)
羅賓斯《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1931)
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1942)
熊彼特《經濟分析史》(1954)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1944)
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1945)
哈耶克《哈耶克文選》(1950~1980)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1960)
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1973)
哈耶克《致命的自負》(1988)
劉易斯《經濟增長理論》(1955)
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1957)
加爾布雷思《富裕社會》(1958)
加爾布雷思《經濟學與公共目標》(1973)
羅斯巴德《人、經濟與國家》(1960)
羅斯巴德《權力與市場》(1972)
羅斯巴德《亞當·斯密以前的經濟思想》(1995)
羅賓遜《經濟哲學》(1962)
羅賓遜《凱恩斯以后》(1973)
舒馬赫《小的是美好的》(1973)
西托夫斯基《無快樂的經濟學》(1976)
弗里德曼《自由選擇》(1979)
波斯納《正義/司法的經濟學》(1980)
波斯納《法律的經濟分析》(1992)
吉爾德《財富與貧困》(1981)
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1981)
諾思《理解經濟變遷過程》(2005)
洪特、伊格納季耶夫《財富與德性》(1983)
森《倫理學與經濟學》(1986)
森《以自由看待發(fā)展》(1999)
森《生活水準》(1987)
森《正義的理念》(2009)
柯茲納《市場過程的含義》(1992)
盧茲、勒克斯《人本主義經濟學的挑戰(zhàn)》(1998)
布隆克《質疑自由市場經濟》(1998)
羅斯柴爾德《經濟情操論:亞當·斯密、孔多塞與啟蒙運動》(2001)
愛德華茲《如何與經濟學家爭辯》(2002)
伯恩斯坦《財富的誕生》(2004)
賽德拉切克《善惡經濟學》(2009)
斯蒂格利茨《自由市場的墜落》(2010)
斯蒂格利茨《不平等的代價》(2012)
希勒《金融與好的社會》(2012)
布坎南《憲政的經濟學闡釋》(1989)
布坎南《財產與自由》(1993)
阿克洛夫、希勒《動物精神》(2009)
薩繆爾森《中間道路經濟學》(1973)
克魯格曼《致命的謊言:揭開經濟世界的真相》(1998)
卡尼曼《思考,快與慢》(2011)
萊亞德《不幸福的經濟學》(2005)
安尼爾斯基《幸福經濟學:創(chuàng)造真實財富》(2007)
麥吉本《幸福經濟:從“更多”到“更好”》(2007)
博伊爾、西姆斯《新經濟學》(2009)
繁榮社會的幸福宣言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