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太累了,也許是內心無助的渴求,聽說信號向宇宙發(fā)出,就會有回應??蛇@是真的嗎?我也孤單,我也想要快樂,如果我也不顧一切地只管樂呵著自己,那我不就同他一樣喪良心嗎…… 可是,出口在哪兒?向外索取的一切都是徒增煩惱,只有追尋內在的平靜…… 擔心孩子沒有爸爸,可是,“爸爸”是一個很有責任、很有擔當的角色,他擔當得起嗎?如果孩子需要這個爸爸,自己又該如何挽留? 怎樣挽救? 靠自己的修為嗎?聽到修行、修為,只覺得可笑. 怎么修?說得輕巧,自己到底修成什么樣才是好,可自己也無法替代爸爸的角色,如何做呢?家到底是什么?三角關系又是什么?爸爸、媽媽、孩子,好像也是個三角關系啊……等邊三角形?每個人都需要陪伴,因為人與生俱來就是群居的動物. 那么,距離就是陪伴的天敵嗎? 每個人都有被需要的需要,自然會到處尋覓被需要的感覺,迷戀被需要的需要…… 但當感受到歇斯底里時,承受生命之輕好像更加有了解脫的理由. 可是生命真的輕了,一切就真的都輕松了嗎?死不能解決什么,只會逃避,而將來還會再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那么,聰明的辦法就是清醒地面對,需要的是勇敢、勇氣,思前想后地剖析事情的結局,不然還能如何做呢? 也許很多的經歷是痛苦,也許很多的回憶是快樂,但無論上天給你什么,都沒法回頭重來,只能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