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露天開采基礎知識
1.1 礦石和礦床
1.1.1 礦石、廢石等概念
1.1.2 礦床的開采方法
1.1.3 礦石的種類
1.1.4 礦巖的性質
1.1.5 礦體埋藏條件
1.2 露天開采的基本概念
1.2.1 常用名詞
1.2.2 境界方面名詞
1.2.3 生產方面名詞
習題
2 露天開采境界
2.1 概述
2.1.1 境界三要素
2.1.2 影響境界確定的因素
2.1.3 剝采比
2.2 經濟合理剝采比的確定
2.2.1 按成本比較確定經濟合理剝采比
2.2.2 按儲量盈利比較確定經濟合理剝采比
2.2.3 按礦石的銷售價格確定經濟合理剝采比
2.2.4 能附帶回收其他有用礦物時經濟合理剝采比的確定
2.3 確定露天開采境界的原則
2.3.1 使礦床開采總費用最小的原則
2.3.2 滿足礦床開采總盈利最高的原則
2.4 境界剝采比的計算方法
2.4.1 長露天礦境界剝采比的計算
2.4.2 短露天礦境界剝采比的計算
2.5 露天開采境界的確定方法和步驟
2.5.1 臺階高度和結構的確定
2.5.2 露天礦最小底寬的確定
2.5.3 最終邊坡角和邊坡結構的確定
2.5.4 開采深度的確定
2.5.5 確定露天開采的底部周界
2.5.6 繪制露天礦終了平面圖
習題
3 露天礦床開拓
3.1 概述
3.1.1 開拓
3.1.2 按坑道類型分類
3.1.3 按運輸方式分類
3.2 鐵路運輸開拓法
3.2.1 鐵路運輸開拓法在山坡露天礦的應用
3.2.2 鐵路運輸開拓法在深凹露天礦的應用
3.3 公路運輸開拓法
3.3.1 直進式坑線開拓
3.3.2 回返坑坑線開拓
3.3.3 螺旋式坑線開拓
3.4 其他運輸開拓法
3.4.1 斜坡運輸機及斜坡卷揚開拓
3.4.2 平硐溜井及井筒提升開拓
3.4.3 聯合開拓法
3.5 新水平準備
3.5.1 露天開采的步驟
3.5.2 露天開采的發(fā)展程序
3.5.3 新水平掘溝
3.6 開拓方案的選擇
3.6.1 選擇開拓方法的原則及其影響因素
3.6.2 確定開拓方案的步驟
3.6.3 開拓溝道定線
3.6.4 開拓方案技術經濟比較
習題
4 露天開采生產工藝
4.1 穿孔爆破工藝
4.1.1 穿孔技術
4.1.2 露天臺階爆破技術
4.1.3 臨近邊坡爆破技術
4.2 露天礦采裝工藝
4.2.1 常用采裝設備
4.2.2 采裝工藝
4.2.3 挖掘機的生產能力及選型
4.2.4 前端裝載機的應用
4.3 運輸工作
4.3.1 鐵路運輸
4.3.2 汽車運輸
4.4 排土
4.4.1 排土方式
4.4.2 排土場的建設
4.4.3 排土線的擴展
習題
5 生產剝采比
5.1 生產剝采比的變化規(guī)律
5.1.1 生產剝采比的基本概念
5.1.2 生產剝采比的變化
5.2 生產剝采比的調整
5.2.1 概述
5.2.2 生產剝采比的調整方法
5.3 生產剝采比的均衡
5.3.1 利用采剝關系發(fā)展曲線確定均衡生產剝采比
5.3.2 用相應已知的剝采比推算最大均衡生產剝采比
5.4 均衡生產剝采比的實現
5.4.1 合理布置開段溝的位置
5.4.2 采用組合臺階分組開采的方法
5.4.3 采用較短的開段溝長度
5.4.4 露天礦采用分期開采
習題
6 露天礦生產能力
6.1 按可能有的采礦工作面數目確定生產能力
6.2 按礦山工程延深速度確定生產能力
6.2.1 礦山工程發(fā)展速度
6.2.2 礦山工程延深速度的確定
6.2.3 按礦山工程延深速度確定生產能力的方法
6.2.4 提高礦山工程延深速度的措施
6.3 按經濟合理條件驗證生產能力
6.4 露天礦生產能力的調整與提高
習題
7 露天礦采掘計劃
7.1 采掘計劃基礎
7.1.1 設計中按年編制的露天礦采掘進度計劃
7.1.2 生產礦山編制的年度、季度及月的采掘計劃
7.1.3 礦山工作制度
7.1.4 基建工程量的確定
7.2 露天礦采掘進度計劃的編制
7.2.1 露天礦采掘進度計劃的基本內容
7.2.2 編制采掘進度計劃所需的原始資料及要求
7.2.3 編制采掘進度計劃的方法和步驟
7.2.4 采掘進度計劃的變化與修改
7.3 年度采掘計劃的編制
7.3.1 年度采掘計劃的主要內容及編制依據
7.3.2 年度采掘計劃的編制方法和步驟
習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