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導言 羅素--引領西方分析思潮的一代大哲
一、羅素哲學是三對發(fā)展線索的交匯點
二、羅素哲學始終沒有走向極端
三、羅素哲學勇于擯棄陳腐和謬誤
第一章 現(xiàn)代分析哲學運動概述
一、哲學方法論:從亞里士多德到笛卡爾
二、分析哲學的起源、發(fā)展、危機與挑戰(zhàn)
三、分析哲學的各種支派與變體
四、分析哲學對歐洲大陸哲學的排斥與交集
第二章 羅素分析思想的緣起
一、“教父”穆勒的無形楷模
二、對新黑格爾主義絕對一元論的反叛
三、皮亞諾符號邏輯的影響
四、多元主義世界觀的形成
五、數(shù)理邏輯與數(shù)理哲學
六、與摩爾“常識分析”的分道揚鑣
第三章 羅素與懷特海的《數(shù)理原理》
一、數(shù)學原理的宗旨
二、解決悖論的嘗試
三、摹狀論對邏輯的貢獻
四、《數(shù)學原理》中的數(shù)學意義
第四章 羅素與維特根斯坦的思想互動
一、忘年之交的兩位大哲
二、與維特根斯坦的前期互動
三、與維特根斯坦的后期互動
四、終身的“維特根斯坦”情結
第五章 羅素對理想語言的構思創(chuàng)制
一、語言的功用
二、經驗主義的語言觀
三、語言中的形而上學(玄學)元素
四、語言所引出的哲學難題
五、自然語言的缺陷
六、人工語言的創(chuàng)制
第六章 羅素對分析方法的理論探討
一、對內在關系說的批判
二、多元論與外在關系說
三、邏輯主義是分析運動的前導
四、分析方法的作用
五、分析的界定和分類
六、分析方法的科學前提
七、分析的“本體”基礎--邏輯原子主義
八、分析的范圍
九、分析方法的目的
十、分析方法的一般原則
第七章 羅素分析方法在哲學領域的應用
一、對心與物的分析
二、對熟知與描述的分析
三、對共相與殊相的分析
四、對真理與謬誤的分析
五、對哲學與科學的分析
1、科學世界與科學知覺
2、科學概念與科學概率
3、科學推理
第八章 羅素分析方法對科學實在論的影響
一、科學實在論的思想前導
二、心物二元分析的翻版
三、羅素與維特根斯坦語言觀的雙重影響
四、結構實在論--科學實在論的改良形式
第九章 羅素分析方法在社會人文上的應用
一、對個人主義的分析
二、對社會人性的分析
第十章 羅素分析方法對中國哲人的重要影響
一、對金岳霖、馮友蘭的影響
二、對張申府的影響
三、對洪謙、沈有鼎、王浩的影響
四、對唐君毅、牟宗三的影響
簡要結論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