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作家們的精神
莫言小說與諾貝爾文學獎的價值觀
余華的生存哲學及其待解的問題
尊靈魂嘆生命——賈平凹、《秦腔》及其寫作倫理
鐵凝小說的敘事倫理
為破敗的生活作證——談談陳希我的小說
分享生活的苦——鄭小瓊的寫作及其“鐵”的分析
對人心和智慧的警覺——論李靜的寫作,兼談一種批評倫理
批評如何立心——讀胡傳吉的文學批評所想到的
“七〇后”寫作與抒情傳統(tǒng)的再造
第二輯 長篇小說的重量
革命、烏托邦與個人生活史——格非與《人面桃花》
極致敘事的當下意義——重讀《日光流年》所想到的
一九五七年的生與死
讓一種莊嚴的人生站立起來——《風聲》與中國當代小說的可能性
消費社會的暖色幽默——從《桃李》看當代知識分子形象的轉型
從檀香刑的夢中醒來
人心即史心——《大秦帝國·點評本》序
海風山骨的話語分析——關于《帶燈》
第三輯 寫作的倫理
長篇小說寫作的基本問題
小說的常道
通往小說的途中——我所理解的幾個關鍵詞
重申散文的寫作倫理
鄉(xiāng)愁、現(xiàn)實和精神成人——為詩歌說一點什么
如何批評怎樣說話——談當代文學批評的現(xiàn)狀與出路
文學身體學
先鋒就是自由
重構中國小說的敘事倫理
當代小說的敘事前景
附錄
這一代的先覺者
謝有順學術簡表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