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子部道家自然觀發(fā)凡

道家自然觀發(fā)凡

道家自然觀發(fā)凡

定 價:¥38.00

作 者: 胡化凱 著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叢編項: 自然國學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0716940 出版時間: 2016-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1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自然國學叢書:道家自然觀發(fā)凡》分八章,前兩章討論道家自然觀得以產生的學術背景,后六章討論自然觀的具體內容。老子提出道家學說后,在戰(zhàn)國、秦漢時期得到了很大發(fā)展,形成了不同分支的道家學派。東漢后期形成的道教以及魏晉時期產生的玄學思潮,都與道家學說有著直接的思想淵源。第1章討論了道家學派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變化情況,并對老子、文子、莊子、黃老學派的基本思想做了簡略探討。自然無為是道家學說的核心理念,道家自然觀也體現(xiàn)了這種理念。第二章討論了老子、莊子、黃老道家等關于自然無為思想的論述,揭示了這一思想的基本內涵。第三至第八章,從六個方面討論了道家自然觀的基本內容。道家的宇宙演化理論和自然規(guī)律觀念,反映了該學派對于自然界的認識。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技術批判思想、生態(tài)倫理思想以及養(yǎng)生思想,反映了該學派對于人類活動與自然界的關系的基本看法。道家在這四個方面所形成的思想認識,對于當今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啟發(fā)及教育意義。

作者簡介

  胡化凱,科學史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思想史及物理學史。出版*作六部,發(fā)表論文一百余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道家學派的形成及其思想的發(fā)展
一、早期道家
二、莊子學派
三、稷下黃老學派
四、兩漢道家思想
五、魏晉玄學中的道家思想
第二章 “天道無為,任物自然”——自然無為思想
一、道法自然
二、道常無為
第三章 “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宇宙演化思想
一、道生萬物說
二、太一演化說
三、元氣演化說
四、道教宇宙膨脹與周期演化說
第四章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天人合一思想
一、商周先民對上天的敬畏
二、先秦儒家的“人與天地參”思想
三、老莊的“人與天一”思想
四、黃老道家的“順天”思想
第五章 “復命日常,知常日明”——自然規(guī)律觀念
一、萬物運動的規(guī)律性:“天地固有?!?br />二、事物運動的周期性:“反者道之動”
三、遵循規(guī)律的重要性:“知常日明”
第六章 “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技術批判思想
一、技術創(chuàng)造是對事物自然本性的殘害
二、技術應用會使人喪失淳樸的天性
三、“由技進道”是技藝活動的最高境界
四、道家技術觀與其他諸子技術觀的比較
第七章 “天道惡殺而好生”——生態(tài)倫理思想
一、萬物平等思想:“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二、尊重生物的自然本性:“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
三、生物資源保護思想:“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四、道教關愛生命的倫理情懷:“慈心于物,仁逮昆蟲”
第八章 “形全精復,與天為一”——養(yǎng)生思想
一、體道達生的真人境界:“與日月參光,與天地為?!?br />二、少私寡欲的養(yǎng)生之道:“虛靜恬淡,寂漠無為”
三、生死齊一的人生態(tài)度:“不樂壽,不哀天”
四、道教對長生的追求:“我命在我,不屬天地”
結語 道家自然觀對現(xiàn)代文明發(fā)展的啟示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