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保國寺其建成1000周年,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寧波市人民政府先后與中國建筑學會和中國文物學會合作,圍繞“城市·建筑·文化”的主題,按照“聚焦學術、注重普及”等要求舉辦了系列紀念活動,其中“寧波保國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史學分會2013年會”和“文化遺產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兩次學術會議的成功召開,在國內文博學界和社會公眾中引起極大的關注,在充分挖掘寧波歷史文化名城內涵的同時,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2013年8月舉辦的“寧波保國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史學分會2013年會”,由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浙江省文物局等聯合主辦,旨在弘揚保護我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深入研究中國建筑史和《營造法式》的聯系,進一步挖掘保國寺大殿歷史、科學、藝術和文化價值,以“中國古代建筑營造與法式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文化與思想研究”、“建筑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等為主題,探討東方古代建筑的內在歷史底蘊與現實生命力,構筑建筑文化遺產的現代科學保護與發(fā)展之路,并討論通過了《保國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的寧波倡議》,就東方古建筑在依法保護、合理利用、有效展示以及科學發(fā)展等方面呼吁社會響應。此次會議共收到學術研究論文140余篇2013年12月舉辦的“文化遺產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文物學會、寧波市人民政府主辦,以“新認知·新理念·新實踐”為主題,以大遺產作為全新的宏觀視角,以跨界的轉向思維,立足于世界和時代的認知高度,對古跡遺址界與博物館界在全球一體化和文化多元化潮流下,加強互動,深入共享,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為人類文明的傳承、弘揚與發(fā)展作出積極探索與新的貢獻。大會還討論通過了《文化遺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寧波建議》,向海內外發(fā)出寧波聲音。本次會議收到學術論文20余篇。本論文集正是上述兩次學術會議所收到學術論文經過細致甄選之后的合集,共計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