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葉庚(1828—1899),字松君,號友蓮,別號睫巢、亦作巢睫山人,晚號松道人,崇明(今屬上海)人??婆e出身,歷任浙江數地縣丞,咸豐間以軍功擢升德清知縣。晚年受誣陷,落職后,光緒間歸隱吳門,遂以金石書畫自操,頗延時譽。博學嗜古,手抄群籍,多海內孤本。 童葉庚在閑暇之余,偶然看見兒童把繩線撐在手指間“翻股”,受到啟發(fā),根據七巧板進行創(chuàng)作,最終制作出了“益智圖”。在方寸之間,用精確的數學比例,切割出各種幾何形狀共15塊,再將這15塊板排列組合,竟然能拼出各種造型,在友人中傳抄賞玩。益智系列成了他的專利,1878年正式刻印出版了《益智圖》和《益智圖續(xù)圖》,將這一機巧萬變的游戲記錄下來。1890年他又出版了《益智燕幾圖》,此書寫出了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所傳承的脈絡。之后,他們又拼出了數以千計的文字造型,創(chuàng)作了《益智圖千字文》、《益智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