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紫丁香研究概況
1.1.1 紫丁香植物學特性
1.1.2 紫丁香中的活性成分及其藥理作用
1.2 紫丁香苷研究概況
1.2.1 紫丁香苷提取分離研究概況
1.2.2 紫丁香苷藥理活性研究概況
1.3 橄欖苦苷研究概況
1.3.1 橄欖苦苷提取分離研究概況
1.3.2 橄欖苦苷活性研究概況
1.4 羥基酪醇研究概況
1.4.1 羥基酪醇制備途徑
1.4.2 羥基酪醇活性研究概況
1.5 本研究課題的學術背景及主要研究內容
2 紫丁香中紫丁香苷、橄欖苦苷真空微波高效提取
2.1 材料與儀器
2.1.1 實驗材料
2.1.2 試劑
2.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2.2 實驗方法
2.2.1 紫丁香中紫丁香苷、橄欖苦苷分析方法的建立
2.2.2 紫丁香中紫丁香苷、橄欖苦苷的真空微波提取單因素實驗
2.2.3 紫丁香中紫丁香苷、橄欖苦苷的真空微波提取響應面實驗
2.2.4 傳統(tǒng)提取方法
2.3 結果與討論
2.3.1 色譜條件優(yōu)化
2.3.2 真空微波提取單因素分析
2.3.3 真空微波提取紫丁香苷、橄欖苦苷的響應面分析
2.3.4 與傳統(tǒng)提取方法比較
2.4 本章小結
3 紫丁香苷、橄欖苦苷大孔樹脂分離技術優(yōu)化
3.1 材料與儀器
3.1.1 實驗材料
3.1.2 試劑
3.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3.2 實驗方法
3.2.1 大孑L樹脂預處理
3.2.2 大孑L樹脂的再生
3.2.3 上樣粗提液制備
3.2.4 大孑L樹脂初步篩選
3.2.5 樹脂再次篩選
3.2.6 濃度對吸附的影響(吸附等溫線)
3.2.7 動態(tài)吸附
3.2.8 動態(tài)洗脫
3.3 結果與討論
3.3.1 大孔樹脂初步篩選
3.3.2 大孑L樹脂進一步篩選
3.3.3 濃度對吸附的影響(吸附等溫線)
3.3.4 動態(tài)吸附
3.3.5 動態(tài)洗脫
3.3.6 樹脂重復使用對其吸附能力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
4 紫丁香苷、橄欖苦苷硅膠柱層析純化
4.1 材料與設備
4.1.1 實驗材料
4.1.2 試劑
4.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4.2 實驗方法
4.2.1 薄層層析(TLC)條件摸索
4.2.2 硅膠顆粒度的評價
4.2.3 流速的確定
4.2.4 負載量的確定
4.2.5 硅膠的再生
4.3 結果與討論
4.3.1 TLC條件摸索
4.3.2 硅膠粒度考察
4.3.3 洗脫流速考察
4.3.4 負載量考察
4.3.5 層析柱的再生
4.4 本章小結
5 離子交換樹脂水解橄欖苦苷制備羥基酪醇
5.1 材料與設備
5.1.1 實驗材料
5.1.2 試劑
5.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5.2 實驗方法
5.2.1 樹脂預處理及再生
5.2.2 羥基酪醇、橄欖苦苷的色譜條件
5.2.3 橄欖苦苷溶液制備
5.2.4 離子交換樹脂靜態(tài)催化水解橄欖苦苷制備羥基酪醇
5.2.5 離子交換樹脂動態(tài)催化水解橄欖苦苷制備羥基酪醇
5.3 結果與討論
5.3.1 橄欖苦苷、羥基酪醇分析方法的建立
5.3.2 離子交換樹脂靜態(tài)催化水解橄欖苦苷條件優(yōu)化
5.3.3 001*7離子交換樹脂動態(tài)催化水解橄欖苦苷條件尤化
5.3.4 001*7離子交換樹脂可重復利用性評價
5.4 本章小結
6 羥基酪醇、橄欖苦苷對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作用
6.1 材料與儀器
6.1.1 實驗材料
6.1.2 試劑
6.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6.2 實驗方法
6.2.1 細胞培養(yǎng)與傳代
6.2.2 MT17、法檢測細胞活性
6.2.3 實驗分組
6.2.4 MDA、SOD、GSH-tx測定
6.2.5 脂肪提取及脂肪酸組成分析
6.3 數(shù)據分析
6.4 結果與討論
6.4.1 HzOz處理下LLC—PK。細胞相對存活率
6.4.2 羥基酪醇、橄欖苦苷處理下LLC—PK,細胞相對存活率
6.4.3 羥基酪醇、橄欖苦苷作用細胞MDA、SOD、GSH-t,x檢測結果
6.4.4 羥基酪醇、橄欖苦苷對LLC—PK。細胞脂肪酸組成的影響
6.5 本章小結
7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