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風俗習慣田野民俗志

田野民俗志

田野民俗志

定 價:¥128.00

作 者: 董曉萍 著
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北京社科精品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3187782 出版時間: 2015-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6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田野民俗志》是一部現(xiàn)代中國民俗學走向世界與國際學界對話的標志性作品,是國內(nèi)系統(tǒng)研究民俗學方法論的作。作者董曉萍繼承和發(fā)展了鐘敬文先生的民俗志學理論,抓住現(xiàn)代民俗學學科建設中的癥結,首次提出了“田野民俗志”的概念,構建了民俗學研究的新方法,全方位地論述了田野民俗志的學科地位、理論構架和實踐方法。此強調民俗學的本體研究,同時也提倡民俗學與人類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的跨學科研究,符合中國實際。書中提供了豐富的民俗學田野作業(yè)教案樣本和正規(guī)訓練項目的格式,具有科研與教學的雙重職能。此書出版后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第二版補充了21世紀以來中外民俗學田野作業(yè)的新理論和新方法,討論了當代民俗學關于“本土化”與“國際化”等系列焦點問題,進一步拓展了民俗學的研究空間。

作者簡介

  董曉萍,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間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理論民俗學、民間文藝學、民俗志學和數(shù)字民俗學。主要作有《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全球化與民俗保護》、《北京民間水治》和《現(xiàn)代民俗學講演錄》等。

圖書目錄

緒論
一、民俗志與民族志
二、田野民俗志與文獻民俗志
三、田野民俗志的研究目標
四、田野民俗志的理論、方法與資料來源
五、田野民俗志視角與田野作業(yè)
六、田野民俗志的結構框架
第一部分 田野作業(yè)的學術史及其在當代的發(fā)展
第一章 新民族志與民俗文化學
第一節(jié) 民眾知識理論的變遷
一、民眾知識理論發(fā)展的三階段
二、模式的失落
第二節(jié) 民俗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的基本框架
一、資料描述法
二、民眾思維的結構與分層
第二章 新民族志與民俗學
第一節(jié) 新老兩代學者的理論分歧
一、民俗與民族
二、民俗與傳統(tǒng)
三、民俗與小群體
第二節(jié) 認同
一、認同的理論結構與民俗學的再結構公式
二、傳統(tǒng)的理論結構與民俗學的再結構形態(tài)
三、文化的理論結構與民俗學的再結構研究
第三節(jié) 一國民俗學的學說
一、日本的一國民俗學
二、芬蘭的一國民俗學
三、德國的一國民俗學
四、中國的一國民俗學
五、一國民俗學的理論特征
第三章 新民族志與民間文藝學
第一節(jié) 民間文學敘事的本質
一、民俗學與民間文學
二、民間文學研究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地位
三、表演學派
四、民間文學敘事行為研究的其他問題
第二節(jié) 民俗與民間敘事類型
一、民俗學研究與民間敘事研究的幾個邊界
二、民間敘事類型的思維結構
第三節(jié) 中介媒介與民間藝術
一、中介媒介
二、個體人類學
三、民間藝術的情境
四、民間藝術的象征性
第四節(jié) 史詩類型
一、史詩的容量
二、史詩的形式
三、史詩的地位
四、史詩的表演
第四章 新民族志與中國民俗學田野作業(yè)的方式與問題
第一節(jié) 中國現(xiàn)代民俗學田野作業(yè)的歷程
一、文本式田野作業(yè)
二、民族志式田野作業(yè)
三、對現(xiàn)代民俗學田野作業(yè)的反思
……
第二部分 田野作業(yè)過程模式理論
第三部分 現(xiàn)代田野作業(yè)技術的特殊訓練
第四部分 田野作業(yè)個案選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