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制度的研究歷來處于不同學科、派別的重疊和交匯之間,其特有的開放性和權變性,決定了其邊緣性特質,而無法以單一維度予以歸納和概括。將知識產權納入反壟斷法體系予以解讀,并非僅僅是同一研究客體在不同領域的堆砌和平推問題,不同進路的視野,或者稱之為“眼界”,實則蘊含的是“問題意識”。本書著力探討了知識產權相關市場及其市場支配地位的確定,以此認清知識產權糾紛所涉時空性條件,并更好地區(qū)分在該范圍內什么是知識產權的合理行使,而什么又是知識產權市場支配地位的濫用,進而總結出判定的一般規(guī)則及其特點所在;還明確了搭售、拒絕許可、價格歧視、掠奪性定價、超高定價、濫用知識產權制度等典型濫用行為的構成要件及反壟斷規(guī)制的核心點所在,使反壟斷執(zhí)法活動更具科學性和效率性。X后在評述我國相關反壟斷立法現狀的基礎上,遴選近年來發(fā)生的典型案例予以解讀,并結合我國現實國情,提出若干完善之立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