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及選題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與研究視角
一 國外研究狀況
二 國內研究狀況
三 資料選取與分析視角
第四節(jié) 重要概念辨析
一 “Affirmative Action”是什么?
二 “Affirmative Action”相關譯法辨析
三 本書所涉之主要概念及其背景
第一章 “肯定性行動”的緣起與出臺
第一節(jié) “萌芽時期”——20世紀40年代初到50年代末
一 具有戰(zhàn)時特征的總統(tǒng)行政命令
二 戰(zhàn)后政府部門或機構內人員雇傭問題的總統(tǒng)行政命令
三 戰(zhàn)后政府合同的承包領域內人員雇傭問題的總統(tǒng)行政命令
第二節(jié) “維權時期”——20世紀60年代初至60年代末
一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的美國黑人抵抗運動
二 《第10925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
三 總統(tǒng)平等雇傭機會委員會
四 《第11114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
五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
六 《1964年民權法案》
七 《第11246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肯定性行動”的發(fā)展和變遷
第一節(jié) “優(yōu)待時期”——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一 聯(lián)邦政府態(tài)度的轉變
二 司法機構的正式介入
第二節(jié) “平等時期”——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
一 嚴格司法審查標準的確立
二 聯(lián)邦政府態(tài)度的再次轉變
三 州憲法與法律條文的修訂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肯定性行動”的實施效果
第一節(jié) “肯定性行動”實施前后各群體的教育和雇傭狀況
一 20世紀60年代之前白人與非白人的教育、就業(yè)與職業(yè)狀況
二 20世紀60年代初到21世紀初黑人的教育和職業(yè)變動
第二節(jié) “肯定性行動”的具體實施效果
一 “肯定性行動”在雇傭領域內的具體實施效果
二 “肯定性行動”在高等教育領域內的具體實施效果
三 “肯定性行動”在政府合同承包領域內的具體實施效果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肯定性行動”的社會影響
第一節(jié) “補償理論”問題
一 各少數群體曾遭受的偏見和歧視
二 各族群曾遭受的偏見和歧視的總結與討論
第二節(jié) “反向歧視”問題
一 “反向歧視”問題的存在與否
二 “反向歧視”問題的爭論與思考
第三節(jié) “污名化”問題
一 “污名化”問題存在的事實
二 對“污名化”問題的思考
第四節(jié) “族群關系”問題
第五節(jié) 問題探究之一:族群因素不是唯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第六節(jié) 問題探究之二:各少數群體內部差異的忽略
第七節(jié) 問題探究之三:各少數群體間差異的忽略
一 部分白人和非白人群體的就業(yè)狀況
二 部分白人和非白人群體的受教育狀況
第八節(jié)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肯定性行動”的啟示
第一節(jié) “肯定性行動”的正面經驗
一 政府能否干預群體間存在的社會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問題
二 如何把握好政策尺度的問題
第二節(jié) “肯定性行動”的反面教訓
一 種族或族群因素的徹底取消
二 “肯定性行動”發(fā)展困境的根源
第三節(jié) 本章小結
結 語
中文參考文獻
英文參考文獻
附 錄
附錄1 2014年中國部分省、直轄市與自治區(qū)普通高校招生中的民族優(yōu)惠政策
附錄2 第8802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8802)
附錄3 第9346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9346)
附錄4 第9664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9664)
附錄5 第9980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9980)
附錄6 第10308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308)
附錄7 第10479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479)
附錄8 第10590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590)
附錄9 第10925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0925)
附錄10 第11114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1114)
附錄11 1964年民權法案(節(jié)選)
附錄12 第11246號總統(tǒng)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1246)
縮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