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血細胞的生理和病理學:方法和檢測程序
**節(jié) 造血系統(tǒng)的生理和病理簡介
一、細胞系統(tǒng)
二、血細胞系調控和失調的原理及其診斷意義
第二節(jié) 檢驗程序、實驗分析和正常值
一、血液樣本的采集
二、紅細胞計數(shù)
三、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測定
四、紅細胞指數(shù)計算
五、紅細胞容積分布寬度(RDW)
六、網織紅細胞計數(shù)
七、白細胞計數(shù)
八、血小板計數(shù)
九、血細胞各組分的正常值和范圍
十、血涂片及釋義(血細胞分類計數(shù),DBC)
十一、自動化血細胞計數(shù)儀的意義
十二、骨髓活檢
十三、淋巴結活檢和腫瘤活檢
第三節(jié) 診斷步驟
第二章 血液和造血組織中的正常細胞
**節(jié) 造血系統(tǒng)中的單個細胞
一、未成熟的紅細胞前體:原始紅細胞和早幼紅細胞
二、成熟的紅細胞前體: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正成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
三、未成熟的白細胞前體:原始粒細胞和早幼粒細胞
四、部分成熟的白細胞前體:中幼粒細胞和晚幼粒細胞
五、成熟的中性粒細胞:桿狀核和分葉核中性粒細胞
六、中性粒細胞的細胞退變、特殊顆粒、核附屬小體及核異常
七、嗜酸性粒細胞(嗜酸細胞)
八、嗜堿性粒細胞(嗜堿細胞)
九、單核細胞
十、淋巴細胞(和漿細胞)
十一、巨核細胞和血小板
第二節(jié) 骨髓的細胞組成和分析法則
骨髓間質細胞
第三章 白細胞系異常
**節(jié) 圓形或卵圓形單個核細胞占主導的情況
一、反應性淋巴細胞增多
二、淋巴系統(tǒng)的疾?。ǚ腔羝娼鹆馨土觯?br />
三、伴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和缺乏的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四、單核細胞增多
五、急性白血病
第二節(jié) 多核(分葉核)細胞增多
一、無左移現(xiàn)象的中性粒細胞增多
二、反應性左移
三、慢性髓細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綜合征(慢性骨髓增殖性病病 CMPD)
四、骨髓硬化癥
五、嗜酸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計數(shù)升高
第四章 紅細胞和血小板異常
血液學彩色圖譜——實用顯微和臨床診斷
目 錄
**節(jié) 低色素性貧血
一、缺鐵性貧血
二、感染或中毒性低色素貧血(繼發(fā)性貧血)
三、低色素貧血診斷中的骨髓細胞學檢查
四、低色素鐵粒幼細胞性貧血(有時也為正色素性或高色素性)
五、低色素溶血性貧血
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第二節(jié) 正色素性貧血
一、正色素溶血性貧血
二、貧血中的紅細胞異常形態(tài)
三、正色素腎性貧血(有時也可為低色素或高色素)
四、骨髓再生障礙
五、骨髓癌和其他占位性病變
第三節(jié) 高色素性貧血
第四節(jié) 紅細胞內容物
瘧疾的血液學診斷
第五節(jié)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紅細胞性紅細胞增多癥)和紅細胞增多癥
第六節(jié) 血小板異常
一、血小板減少癥
二、血小板增多癥(包括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第五章 組織活檢和分泌物的細胞學檢查
**節(jié) 淋巴結細胞學檢查
一、反應性淋巴結增生和淋巴肉芽腫(霍奇金病)
二、結節(jié)病和結核病
三、非霍奇金淋巴瘤
四、實體腫瘤的淋巴結或皮下組織轉移
第二節(jié) 鰓裂囊腫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
一、鰓裂囊腫
二、呼吸系統(tǒng)細胞學檢查,特別是支氣管肺泡灌洗
第三節(jié) 胸腔和腹腔積液的細胞學檢查
第四節(jié) 腦脊液的細胞學檢查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