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貞觀初年下令編輯。太宗十八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余年。二十八歲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別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養(yǎng)民。根據《新唐書》記載如下:太宗欲知前世得失,詔魏征、虞世南、褚亮及德言裒次經史百氏帝王所以興衰者上之,帝愛其書博而要,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公等力也!”賚賜尤渥。《群書治要》一書,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經、史、諸子百家中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余萬言。書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說,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本書根據《群書治要》元和二年本、《群書治要》天明本??闭矶?,并將原闕的三卷重新從原書中節(jié)錄,以補原闕之憾,更便于當前人們學習和汲取該書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