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撰的《大中之治》定名《大中之治》,內容包括唐王朝十九任帝李忱在位時以“大中”作為年號的政績,李忱生在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應該是個草包才合理,但他卻儼然有老祖宗二任帝李世民之風,給中國人民帶來短暫的和平,也算是中國人之福。唐王朝自九任帝李隆基(他跟楊廣一樣,用他的奇淫和奇奢,為國家?guī)砜涨皯?zhàn)亂)以來,隨時都會覆亡,幸而有兩次回光返照,一次是十四任帝李純歷時十五年的“元和中興”,一次就是本冊歷時十三年的“大中之治”。然而日益墮落的統(tǒng)治階級(包括皇帝在內)的體質,無法起死回生。希望他們起死回生,因而把唐王朝覆亡的責任,全部算到李忱一個人頭上的史學家王夫之之流,正是缺少對歷史法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