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近現代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脈絡與真相——四川師范大學省級重點學科“中國近現代史”三十年發(fā)展的回顧與展望(代序)
政治篇
曹錕“賄選”控告的法律證據研究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國民黨基層控制政策的新趨向——兼論中共相關政策對其的影響
從“僻處西陲”到“民族復興根據地”:抗日戰(zhàn)爭前夕蔣介石對川局的改造
國民大會代表候選人提名探析——兼論國民黨的控制力
“扶清滅洋”口號初論
略論抗日戰(zhàn)爭后期的知識青年從軍運動
汶川地震與國際救災援助
經濟篇
略論“破約保路”宗旨的提出及其實施
從“以身發(fā)財”到“以財發(fā)身”——張謇創(chuàng)業(yè)的人力資本與社會效應
中國契約股份制概論
西南土產外銷與大后方口岸貿易變遷(1937-1945)——以桐油、豬鬃、生絲和藥材為中心
社會篇
民國時期川西北土司土屯史事辨析
清代西藏地方的瓦合山神崇拜考述
從商人對1906年《破產律》的批評看清末的社會法律環(huán)境
“革命必剖清人種”——試論清末“排滿”論者對滿漢同屬黃種的學理回應
試論西姆拉會議中的陳貽范
從使臣到史家:洪鈞使歐事跡述論
文教篇
民國時期的邊政研究與民族學——從楊成志的一篇舊文說起
近代報刊在晚清史學批評演進中的地位與價值
王光祈的生平和著作
民族國家建設與國民黨邊疆教育——以1929-1947年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籌辦邊疆教育為中心的考察
論抗日戰(zhàn)爭時期吳玉章在大后方的宣傳與活動
袁世凱與中國近代學校教育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