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是指耕地的基礎地力,也就是耕地的生產能力,是由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條件、成土母質特征、農田基礎設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狀等綜合構成的耕地的生產力。耕地地力評價是指以利用方式為目的,估價耕地生產潛力和土地適宜性的過程,揭示生物生產力的高低和潛在的生產力。全面開展耕地地力評價,逐步建立耕地質量預警體系對準確掌握耕地生產能力、因地制宜加強耕地質量建設、指導農業(yè)種植結構調整、科學合理施肥、糧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耕地地力評價結果是科學配置耕地資源,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通過比較分析耕地地力的變化特征,揭示地力變化規(guī)律,研究當前耕地保護和利用對策與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關系,促進耕地資源宏觀管理。同時,耕地地力評價結果又可以延伸到現(xiàn)行的測土配方施肥實踐、精準農業(yè)探索等應用型研究領域,是一項從理論到實踐的系統(tǒng)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