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水利工程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

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

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

定 價:¥168.00

作 者: 吳晨 等 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京杭大運河遺產(chǎn)保護出版工程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1246661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8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一部浩浩蕩蕩的運河史,也是運河兩岸的城市發(fā)展史。城市在廣闊的空間中沿著運河的脈絡展開,而運河文明的基因則順著流淌的河水滲入到城市的每一個末梢之中,使得每一座城市從社會結(jié)構(gòu)、經(jīng)濟形態(tài)、民風民俗,到城市的性格與氣質(zhì),都被深深地打上了運河的烙印。
  《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將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分為政治中心城市、經(jīng)濟中心城市,以及因運河開通而快速城市化,河通則城興、河塞則城衰的更純粹意義上的“運河城市”。通過分析有代表性的城市的選址、建城與發(fā)展乃至衰落的軌跡,揭示了京杭大運河給沿線城市構(gòu)建方式和運行機制,以及城市居民意識形態(tài)帶來的巨大改變;突出強調(diào)了從中國城市與社會的整體背景來觀察運河與運河城市時,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自我更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作者簡介

  吳晨,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城市復興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在城市規(guī)劃、城市設計、舊城復興、工業(yè)遺產(chǎn)保護、超高層建筑設計、大型交通樞紐設計等領域多有建樹。

圖書目錄

總 序
出版說明

第一章 大運河上漂來的帝都 —— 北京
山川形勝與國都氣象
城市更迭與水道變遷
薊城時代的城市環(huán)境
遼南京的貢獻
金中都:國都時代的開始
元大都:偉大的創(chuàng)造
明代北京的改建
清代北京的重整與美化
第二章 運河之都 —— 淮安
漂浮在水上的土地
南船北馬,幾番浮沉
先秦與秦漢:最早的樞紐
隋唐兩宋:漕運的興衰
元明清:領先的技術
當代:重煥青春
城市,運河留下的詩篇
淮陰故城
甘羅城遺址
漂母墓
惠濟祠遺址
天妃壩遺址
楚州往事
鎮(zhèn)淮樓
淮安府署
河下古鎮(zhèn)
清江之浦
豐濟倉
清江浦樓
湖底舊夢
明祖陵
盱眙北望
壯麗東南第一州
漕運:國之命脈
總督漕運部院遺址
淮鹽
淮關
宗教:水神與治水
文通塔
慈云禪寺
古清真寺
園林
藝文
飲食
第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原點 —— 揚州
千古工程,風云變遷——運河與揚州的千年歲月
運河變遷
城市發(fā)展
水網(wǎng)格局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運河城市的興衰
輝煌之路
沃土膏腴工精巧
東西南北通有無(漕運、商業(yè)與船舶制造)
鹽業(yè)與揚州儒商
十年一覺揚州夢——維揚文化漫游
煬帝迷維揚
揚州十日
南巡盛典
八大名園
第四章 大運河在江南最閃光的一段 —— 蘇州
前世今生
奠基伊始:古吳興起
雛形初現(xiàn):秦漢至五代
臻于完善:宋元時期
爐火純青:明清時期
運河煙云
運河對古城之交通連系
運河對古城之經(jīng)濟滋養(yǎng)
運河對古城之文化孕育
瑰麗園林
蘇州園林之歷史淵源
蘇州園林之歷史必然
蘇州園林之瑰寶擷英
蘇州園林之現(xiàn)代詮釋
川澤沃衍,三吳都會
第五章 京杭大運河南端點 —— 杭州
水:流通北道千倉粟
吳越爭霸,百水通陵
江海之會,江浙之間
錢塘富庶,盛于東南
精致和諧,大氣開放
城:三面云山一面城
山水形勝
城市發(fā)展
街道坊巷
運河水景
運河文化——湖山信是東南美
運河習俗
佛教文化
第六章 南運河段、北運河段沿線城市
京畿明珠——廊坊
香河
水運遺跡
天子渡津——天津
三岔河口孕育的城市
望海樓教堂
天津之眼
九國租界
五大道
俠風義膽看滄州
清真北大寺
泊頭清真寺
獻縣漢墓群
五鄉(xiāng)之國
雜技之鄉(xiāng)
武術之鄉(xiāng)
九達天衢,神京門戶——德州
第七章 通濟渠段、永濟渠段沿線城市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洛陽
千年帝都,運河中樞
運河文化的遺存
滎澤興運——鄭州
文明之源,運河變遷
滎澤八景的見證
汴京富麗天下無——開封
運河上的宋都
東京繁華地
三商之源——商丘
淮北: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宿州:此去淮南第一州
“醉騎白花馬,西走邯鄲城”
邯鄲歷史
運河之緣
“安陽道上晨沖融”
古鎮(zhèn)道口
安陽殷墟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鶴壁:月?lián)韺映侨f堞開
??h:云溪燕語衛(wèi)水舟
隱隱共山濕,迢迢衛(wèi)水東——新鄉(xiāng)
永濟渠源頭之地——焦作
焦作:覃懷古都,河朔望邑
永濟渠渠首——武陟、修武
第八章 會通河段、中運河段沿線城市
運河上的后起之秀
大運河棄弓走弦
兩難:借黃與治黃
通往財富的河流
把江南運到北方
天妃、關帝與金龍四大王
剛武尚義,重利好酒
挽漕之襟喉,天府之肘腋——聊城
山陜會館
“東昌三寶”
張秋古鎮(zhèn)
北方運河之都——濟寧
分水龍王廟
河道總督
太白樓
浮于淮泗達于河——徐州
窯灣古鎮(zhèn)
嘈嘈切切錯雜彈——泰安、棗莊、宿遷
泰安
棗莊
宿遷
第九章 江南運河段沿線城市
串聯(lián)兩岸繁華地的古水道
“能不憶江南”——江南文化之濫觴
“漕可廢,河不可廢”——不止于漕運
“夢入江南煙水路”——水鄉(xiāng)美學
江南運河的開始——鎮(zhèn)江
“京口—瓜洲”
運河北端運口的變遷
西津渡
金山寺
陵口石刻
三吳重鎮(zhèn),八邑名都——常州
奔牛閘
淹城
艤舟亭
毗陵驛
天寧禪寺
太湖之畔,運河穿城——無錫
唯一穿城而過的運河從此消失
絕版運河地
清名橋
南禪寺
惠山古鎮(zhèn)
東林書院
黃埠墩
寄暢園
吳頭越尾——嘉興
南湖紅船
長虹橋
烏鎮(zhèn)
西塘
第十章 浙東運河段沿線城市
紹興——浙江最古老的地區(qū)
越都問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唐詩之路
名人故居游
會稽佳山水
寧波——運河的結(jié)束,海路的開始
明州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余姚——河姆渡文化的故鄉(xiāng)
陽明先生故居
寧波古城勝跡
東來第一山——保國寺
天一閣,世界上最古老的家族藏書館之一
參考文獻
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