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航空、航天航天器返回與進入的軌道設計

航天器返回與進入的軌道設計

航天器返回與進入的軌道設計

定 價:¥45.00

作 者: 李頤黎 著;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編
出版社: 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國防特色學術專著·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61242032 出版時間: 2015-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航天器返回與進入的軌道設計/國防特色學術專著·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是密切結(jié)合返回與進入式航天器研制工程的一本學術專著。全書對國內(nèi)和國外航天器(重點是返回式人造衛(wèi)星和載人飛船)的進入與返回的軌道設計作了較全面的論述,其中包括著者多年來在中國返回式衛(wèi)星和神舟號載人飛船返回的軌道設計領域所做出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全書在飛行器設計和航天器飛行力學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并具有較高的丁程實用性。
  《航天器返回與進入的軌道設計/國防特色學術專著·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共10章。內(nèi)容包括概論、航天器進入軌道的近似理論與初步分析、彈道式再入航天器的返回軌道設計、載人飛船的返回軌道設計、載人飛船的救生軌道設計、航天飛機的返回軌道設計、在航天器尾流區(qū)中的分離動力學沒計、航天器回收軌道設計、可控翼傘系統(tǒng)歸航軌道設計和航天器下降到無大氣層天體的軌道設計。
  《航天器返回與進入的軌道設計/國防特色學術專著·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適用于從事返回與進入式航天器研究、設計、生產(chǎn)、試驗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有關專業(yè)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李頤黎,1935年11月生,遼寧省沈陽市人,現(xiàn)任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兼職教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兼職教授。1991年榮獲“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1985-2004年先后獲得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0項,2004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195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數(shù)學力學系力學專業(yè),一直從事火箭和航天器系統(tǒng)的研究和設計工作。1963-1964年在錢學森教授的指導下進修星際航行技術。1965-1967年在七機部第八設計院擔任工程組長,從事長征1號運載火箭和返回式衛(wèi)星設計工作。1974-1978年擔任工程組副組長,從事我國返回式衛(wèi)星回收系統(tǒng)的研制。1979-1984年先后擔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主持運載火箭總體設計。1986-1992年任所高技術組副組長、組長,從事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和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1992-2002年擔任神舟號飛船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兼應急救生分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研究員。2002-2003年任神舟號飛船主任設計師顧問、研究員。2004-2006年任研究員、飛船工程專家組成員。2007-2014年任研究員、所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神舟7號飛船專家組成員、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專家組成員等。
  出版有《航天器進入與返回技術》《載人航天器技術》等著作,李頤黎任副主編。2011年出版有《巡天神舟——揭秘載人航天器》,2013年出版有《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發(fā)展途徑研究與多用途飛船概念研究文集(1986年至1991年)》,李頤黎任主編。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航天器進入與返回
1.2 進入式與返回式航天器的分類
1.3 航天器的返回與進入軌道
1.4 航天器返回與進入軌道設計的基礎知識

第2章 航天器進入軌道的近似理論與初步分析
2.1 進入軌道的基本運動方程
2.2 進入行星大氣軌道的統(tǒng)一理論
2.3 進入走廊

第3章 彈道式再入航天器的返回軌道設計
3.1 不控制升力的彈道式再入航天器返回軌道設計方法
3.2 無升力彈道式再入航天器的返回軌道設計

第4章 載入飛船的返回軌道設計
4.1 對載入飛船系統(tǒng)總體設計的要求
4.2 載入飛船返回軌道設計參數(shù)選擇
4.3 載入飛船返回軌道設計的理論
4.4 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氣層的半彈道式再入航天器的返回軌道設計實例
4.5 有風情況下載入飛船返回軌道的計算方法

第5章 載入飛船的救生軌道設計
5.1 發(fā)射段大氣層內(nèi)救生軌道設計
5.2 發(fā)射段大氣層外救生軌道設計
5.3 運行段應急救生方案

第6章 航天飛機的返回軌道設計
6.1 航天飛機離軌段與過渡段的軌道設計
6.2 航天飛機再人段的軌道設計
6.3 航天飛機著陸段軌道設計

第7章 在航天器尾流區(qū)中的分離動力學設計
7.1 回收艙與底蓋在尾流區(qū)中的分離動力學
7.2 在回收艙尾流中彈傘的分離動力學

第8章 航天器回收軌道設計
8.1 術語、坐標系及符號的定義
8.2 航天器回收軌道計算的數(shù)學模型
8.3 參數(shù)和初值選取
8.4 衛(wèi)星回收軌道的計算
8.5 飛船回收軌道的計算
8.6 返回式衛(wèi)星回收系統(tǒng)的控制

第9章 可控翼傘系統(tǒng)歸航軌道設計
9.1 非比例歸航控制翼傘系統(tǒng)的基本運動方程
9.2 具有控制死區(qū)的非比例歸航控制翼傘系統(tǒng)飛行軌道的計算方法
9.3 飛船定點著陸方案概念研究

第10章 航天器下降到無大氣層天體的軌道設計
10.1 下降到月球的軌道的分段
10.2 下降軌道機動段
10.3 動力下降段
10.4 登月艙的著陸精度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