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黛云(1931-),苗族,出生于貴陽,北京大學現(xiàn)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全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副主席(1990-1997)。曾在美國哈佛大學、荷蘭萊頓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處做訪問學者及客座教授,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樂黛云先生為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的開拓者,雖一生歷盡坎坷,但在王國維、魯迅、吳宓等一代接通華洋、熔鑄古今的文化先驅的引領下,矢志不渝地耕耘逾半個世紀;尤其在“文革”后率領學人奮勉前行,從而使我國比較文學研究隊伍成長為與法國、美國鼎足而三的一支生力軍。 主要著、譯有《比較文學原理》(1987)、《比較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1987)、Inte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英文版,1987)、《跨文化之橋》(2000),以及散文集To the Storm(英文版,1986)Als hundert Blumen bluhen Sollten(德文版,1986)、《透過歷史的煙塵》(198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