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讀國學:莊子》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大部分。內篇共七篇,一股認為是莊子自己寫的;外篇共十五篇,雜篇共十一篇,一般認為是他的學生寫的。總的來看,內篇無論是在思想深度上,還是在文筆的雄奇瑰麗上,都代表了莊子的最高成就,是全書的精華部分。這一部分的文章,都是議論和比喻交錯使用,而純議論很少,主要是由趣味性強的寓言故事構成,篇與篇之間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外篇和雜篇,一般是以篇首的兩個字為篇名。篇與篇之間,甚至一篇內的各節(jié)之間,很少有組織與條理,因而一般稱之為“雜纂”。莊子相信人的本性是天然的,是好的。他反對儒家的仁義教化,認為這些外在的施加物會改變人的天性,會造成人性變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