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視窗
羅蘭·巴爾特:從研究班到大課 [法] 克勞德·科斯特(3)
“奮起反抗的人”和“敏感的人” [俄] 柯西科夫
——米·巴赫金和羅蘭·巴爾特
由“后”返“初” [美] 米哈依爾·愛潑斯坦
——巴赫金與人文科學的未來
布萊希特和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 [德]漢斯·君特
什克洛夫斯基思想在法國:翻譯與接受(1965-2011)[法] 卡爾京·德普雷托
俄國形式主義、捷克結構主義和蘇聯(lián)符號學派之延續(xù)與變化 [荷] D.佛克馬
易卜生與歷史的夢魘 [英] 特里·伊格爾頓
經典名篇
從作品到文本 [法] 羅蘭·巴爾特\t
虛構與想象:文學人類學前景 [德] 沃爾夫岡·伊瑟爾
詞語、對話與小說[法] 朱莉亞·克里斯特瓦
學人專論
文本與作品之間的巴爾特 錢 翰
伊格爾頓與“審美意識形態(tài)” 馬海良
意指實踐與理論生產 王曉路
————外國文論研究的跨文化學理
佳作評點
21世紀對文學本質的反思江寧康
——特里·伊格爾頓新著《文學是什么》讀后
敘事理論的關鍵問題 寧一中
——-戴維·赫爾曼等人著《敘事理論》
開放的結構 黃 玫
————評阿夫托諾莫娃著《開放的結構:雅各布森-巴赫金-洛特曼-加斯帕羅夫》
“外位性”:巴赫金批評研究的方法與意義 陳 濤
————評卡瑞爾·愛默生著《巴赫金的第一個百年》
貝西埃的《文學的神秘性》 高建為
名家訪談
1973年維亞切斯拉夫·伊萬諾夫談米·巴赫金 周啟超 譯
瓦·柯仁諾夫講述米·巴赫金的命運和個性 李冬梅 譯周啟超 校
理論是什么? 高速平 譯
——喬納森·卡勒訪談
劉象愚先生談文論翻譯劉象愚 馬海良
學刊鉤沉
一本雜志與一段歷史 曹 謙
——《上海文論》外國文論譯介及研究綜述
探索與爭鳴 廖紅艷
——《文藝理論研究》20世紀80年代的外國文論研究
學界動態(tài)
巴黎·國際比較文學學會第20屆年會 錢 翰
莫斯科·俄羅斯形式論學派1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喬 雨
成都·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學會第7屆年會 杜常婧
斯德哥爾摩·第15屆國際巴赫金學術研討會 汪洪章
附錄
附錄1:新書簡介
附錄2:本輯的作者和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