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最新工傷保險100問:含新工傷保險司法解釋內容(工傷認定、賠償標準及保險待遇)

最新工傷保險100問:含新工傷保險司法解釋內容(工傷認定、賠償標準及保險待遇)

最新工傷保險100問:含新工傷保險司法解釋內容(工傷認定、賠償標準及保險待遇)

定 價:¥25.00

作 者: 中國法制出版社 編
出版社: 中國法制出版社
叢編項: 公民新法早知道系列
標 簽: 法律 法律法規(guī) 司法解釋

ISBN: 9787509356333 出版時間: 2014-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1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上班途中送孩子上學時受傷算工傷嗎?下班途中買菜時受傷算工傷嗎?勞動者有權享受哪些工傷待遇?工作中受傷后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工傷保險與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了解我國工傷保險的有關規(guī)定,可以幫助人們明確自己享有的權利,以及權利遭受損害之后如何維權。因此,本書圍繞最新司法解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提出了100個關于工傷保險的最基礎、最必備、與日常工作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問題,并進行一一解答,再輔以案例進行分析,簡單明了,回答有據(jù),用最負責的態(tài)度、最專業(yè)的知識、最樸實的語言,全面講解工傷保險。另外,本書還在附錄部分收錄了與工傷保險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以及人們可能會接觸到的一些表格作參考,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

作者簡介

  中國法制出版社創(chuàng)建于1989年6月,是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主管主辦的中央級法律類圖書專業(yè)出版社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標準文本的權威出版機構,也是中國最大的法律專業(yè)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服務提供商之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工傷保險基本規(guī)定
1. 目前工傷保險的主要法律依據(jù)有哪些?
2. 每名職工都有工傷保險嗎?
3. 進城務工的農(nóng)村居民是否參加工傷保險?
4. 職工如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5. 參加人身意外傷害險能代替工傷保險待遇嗎?
6. 認定存在合法的勞動關系對于工傷認定有什么意義?
7. 如何建立合法的勞動關系?
8. 工傷保險中用人單位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9. 工傷保險中職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10. 哪些單位必須為其職工或雇員辦理工傷保險?
11. 必須為員工辦理工傷保險的企業(yè)包括哪些?
12. 哪些事業(yè)單位需要為其工作人員辦理工傷保險?
13. 哪些社會團體需要為其工作人員辦理工傷保險?
14. 民辦非企業(yè)單位需要為員工辦理工傷保險嗎?
15. 個體工商戶需要為雇員辦理工傷保險嗎?
16. 居民委員會需要為其工作人員辦理工傷保險嗎?
17. 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位工作,工傷保險由哪個單位辦理?
18. 被勞務派遣到其他單位工作的,工傷保險責任由哪個單位承擔?
19. 被派遣到其他國家或者地區(qū)工作的,工傷保險責任由哪個單位承擔?
20. 被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工傷保險責任由哪個單位承擔?
21. 建筑工程單位將自己承包的業(yè)務違法轉包、發(fā)包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由誰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22. 單位無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未經(jīng)依法登記" 備案,是否影響其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23. 單位被吊銷或者注銷營業(yè)執(zhí)照,是否影響其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24. 單位分立" 合并" 轉讓的情況下,誰來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25. 單位破產(chǎn)的,工傷保險責任如何處理?
26. 單位非法用工時,責任如何認定?
27. 掛靠關系中誰來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28. 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可以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
第二章 工傷認定申請程序
29.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30. 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31. 申請工傷認定時如何把握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管轄權?
32. 哪些單位或個人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33. 職工因工受到損害,用人單位是否必須申請工傷認定?
34. 申請工傷認定有什么時間限制?
35. 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一定不予受理嗎?
36. 申請工傷認定時,哪些材料可以證明存在勞動關系?
37. 工傷認定中用人單位有哪些舉證責任?
38. 工傷認定中勞動者有哪些舉證責任?
39. 工傷認定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fā)生爭議怎么辦?
40. 對工傷認定程序有異議的,應該怎么辦?
第三章 工傷保險適用范圍
41. 試用期的職工是否有權享受工傷保險?
42.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但繼續(xù)工作的職工是否有權享受工傷保險?
43. 退休返聘人員是否有權享受工傷保險?
44. 臨時雇傭人員是否有權享受工傷保險?
45. 家政服務人員在工作時受傷能否認定工傷?
46. 提供虛假身份信息應聘工作的是否有權享受工傷保險?
47. 單位未按規(guī)定參加工傷保險,而是在工傷事故發(fā)生后才補繳工傷保險費的,能否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48. 因第三人致害而提出請求賠償后,可以再享受工傷保險嗎?
49. 工傷糾紛能否私了?
第四章 工傷認定范圍
50. 哪些情形能夠認定為工傷?
51. 什么時間是“工作時間” ?
52. 哪些場所屬于“工作場所” ?
53. 來往于多個工作場所之間的“合理區(qū)域”是否屬于工作場所?
54. 哪些屬于“工作原因” ?
55. 如何認定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
56. 如何認定職工患職業(yè)病?
57. 職工在職業(yè)病診斷與鑒定過程中有哪些權利?
58. 職工患病不屬于職業(yè)病目錄范圍的能否認定為工傷?
59. 如何認定職工在因公外出期間受到傷害?
60. 職工因公下落不明時如何處理?
61. 因公外出期間參加娛樂活動時遭受傷害,能否認定為工傷?
62. 職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受到傷害的是否算工傷?
63. 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 ?
64. 上下班途中繞行、改行其他路線時發(fā)生事故如何認定?
65. 如何理解上下班途中發(fā)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
66. 如何理解在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時間”與“合理路線” ?
67. 如何理解“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的情形?
68. 如何理解“在48小時之內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的情形 ?
69. 如何理解“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 的情形?
70. 如何理解“因戰(zhàn)、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fā)的”情況?
71. 勞動者因自身違章操作受到事故傷害,能否認定為工傷?
72. 法律明確規(guī)定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73. 如何理解“故意犯罪”而導致的傷亡不得享受工傷待遇?
74. 如何理解“醉酒或吸毒”導致傷亡不能認定為工傷?
75. 如何理解“自殘或者自殺”導致傷亡不能認定為工傷?
76. 在工作中遭受精神損害,能否認定為工傷?
第五章 勞動能力鑒定
77. 什么是勞動能力鑒定制度?
78. 為什么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79. 勞動能力鑒定工作如何進行?
80. 哪些主體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81. 職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82. 申請人如果對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83. 勞動能力鑒定作出后,單位或職工認為傷殘等級發(fā)生變化怎么辦?
84. 不服傷殘等級鑒定結論,可以提起行政復議嗎?
85. 不服傷殘等級鑒定結論,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86. 工傷傷殘等級包括哪些內容?
87. 工傷認定決定作出后新發(fā)現(xiàn)受傷部位,是否需要進行二次工傷認定?
88. 工傷認定決定作出后發(fā)現(xiàn)新的受傷部位或者出現(xiàn)新的病情,是否需要進行二次工傷認定?
第六章 工傷保險待遇的內容
89. 工傷職工可以享受哪些工傷保險待遇?
90. 工傷職工可以享受哪些醫(yī)療待遇?
91. 工傷職工可以享受哪些傷殘待遇?
92. 傷殘津貼的具體金額如何計算?
93.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金額如何計算?
94. 職工因工死亡時,有哪些工亡待遇?
95.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yǎng)親屬享受撫恤金待遇的資格如何確定?
96. 哪些工傷待遇項目由用人單位負責?
97. 職工在因工傷而接受治療暫停工作期間,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98. 職工因工傷殘的,治療結束后是否可以繼續(xù)留在原單位工作?
99. 工傷職工如果工傷復發(fā),該如何處理?
100. 職工與用人單位在工傷待遇方面發(fā)生爭議時,怎么處理?
附錄一
工傷保險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工傷認定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節(jié)錄)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guī)定(節(jié)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節(jié)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節(jié)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節(jié)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節(jié)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節(jié)錄)
職業(yè)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節(jié)錄)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因工死亡職工供養(yǎng)親屬范圍規(guī)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fā)《工傷保險經(jīng)辦規(guī)程》的通知
附錄二
一、工傷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計算
二、工傷賠償常用數(shù)據(jù)速查
三、工傷認定申請表(參考文本)
四、勞動能力鑒定、確認申請表(參考文本)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