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編 本體論
第一章 文化背景與生成機制
第一節(jié) 史官文化之背景與機制
第二節(jié) 深沉的歷史意識與史學意識
第二章 史學本體意識的形成與強化
第一節(jié) 資治與借古鑒今
第二節(jié) 勸懲的精神
第三節(jié) 實錄的原則
第四節(jié) 經世致用與現(xiàn)實精神
第五節(jié) 史書論贊的文學機制
第三章 形式的萌生與成熟
第一節(jié) 從言事分紀到言事相兼
第二節(jié) 多種史學體裁的探索
第三節(jié) 形式的成熟
第四節(jié) 史傳文學中的文體萌芽
第四章 文學化的歷史敘事
第一節(jié) 人學:文學與史學的共性
第二節(jié) 形象與情節(jié)解繹的歷史
第三節(jié) 文學化的敘事模式
第四節(jié) “眾善兼美”的表現(xiàn)手法
第五節(jié) “以文運事”與“因文生事”
第五章 史學中的美學與批評
第一節(jié) 結構之美
第二節(jié) 敘事之美
第三節(jié) 善惡與愛奇:人物形象的審美選擇
第四節(jié) 史傳文學的理論總結
第六章 橫向的滲透與影響
第一節(jié) 史傳文學與神話傳說
第二節(jié) 史傳文學與先秦諸子
第三節(jié) 史傳文學與中國古代小說
下編 流變論
第一章 史傳文學之發(fā)軔
第一節(jié) 左史記言,言為《尚書》
第二節(jié) 右史記事,事為《春秋》
第二章 宏大歷史敘事的開創(chuàng)者——《左傳》
第一節(jié) 《左傳》的誕生
第二節(jié) 民本思想,崇禮與崇霸
第三節(jié) 《左傳》的人物形象
第四節(jié) 《左傳》的敘事寫人與語言藝術
第五節(jié) 《左傳》的戰(zhàn)爭描寫
第三章 《國語》與《戰(zhàn)國策》
第一節(jié) “深閎杰異”的《國語》
第二節(jié) “敷張揚厲”的《戰(zhàn)國策》
第四章 小說化的《穆天子傳》與《晏子春秋》
第一節(jié) 《穆天子傳》
第二節(jié) 《晏子春秋》
第五章 史傳文學的高峰——《史記》
第一節(jié) 偉大的人格
第二節(jié) 寶貴的思想財富
第三節(jié) 宏偉的歷史人物畫卷
第四節(jié) “無韻之《離騷》”
第五節(jié) 寫人藝術的新成就
第六章 史傳文學的變異
第一節(jié) 《新序》、《說苑》、《列女傳》
第二節(jié) 《吳越春秋》和《越絕書》
第七章 史傳文學的轉型與回落
第一節(jié) 班固的《漢書》
第二節(jié) 向純史學邁進
第三節(jié) 史傳文學的轉型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