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縣政治理:權威、資源、秩序

縣政治理:權威、資源、秩序

縣政治理:權威、資源、秩序

定 價:¥78.00

作 者: 周慶智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140437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61 字數:  

內容簡介

  《縣政治理:權威、資源、秩序》從現代國家建構的視角,闡釋中國縣政治理的歷史邏輯和現實發(fā)展條件。通過歷時性、長時域的分析,認為自清末到民國以至新中國的中國縣政治理現代化一直致力于建構兩大功能:一是(經濟資源)財稅汲取能力:一是(政治資源)社會控制和動員能力。這兩大功能決定了中國縣政治理的權威結構、職能區(qū)分化、以及社會整合原則和治理方式。指出,當今中國縣政治理的權威結構功能依然體現為向社會大規(guī)模汲取財稅和對社會的全面主導和控制能力的不斷強化;而當今中國縣政治理建構就是要改變舊的治理原則以及權力本身性質,完成一種面向公共組織的性質轉變,而這樣一個功能轉變及其與公民制度化關系代表的公共性(公民)權利原則,是中國縣政治理的現代建構所包含的現代性涵義。就中國縣政治理現代化而言,就是要順應經濟社會的結構性變化,向著確立在公民權利原則基礎上的多元主體治理結構的轉型和朝著確立在制度化法治化基礎上的民主治理原則的方向努力。

作者簡介

  周慶智 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民主政治建設與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組首席研究員。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 歷史基礎:清末至民國以來縣政治理
第一章 帝制時代縣政
一 縣制起源
二 縣政建制
三 縣政職能
四 “編戶齊民”:以天下奉一人
第二章 清末至民國縣政
一 清末民初縣政體制
二 國民政府縣政體制
第三章 “鄉(xiāng)鎮(zhèn)自治”:財稅與秩序
一 鄉(xiāng)鎮(zhèn):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
二 鄉(xiāng)紳自治
第四章 國家權力下移:“鄉(xiāng)鎮(zhèn)官僚化”與財稅汲取能力
一 鄉(xiāng)鎮(zhèn)官僚化
二 財稅汲取:“國家政權內卷化”
第二部分 1949—1978年中國縣政治理現代化
第五章 縣級政權經濟與社會功能
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縣組織體系
二 “文化大革命”時期縣組織體系
三 財政集權:計劃經濟與財稅汲取能力
四 政社合一:農業(yè)集體化
五 身份制度與戶籍制度:財稅汲取與社會控制基本條件
第六章 縣政治理革命化
一 縣政治理政治化
二 社會動員和社會控制方式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縣政治理總體性危機
一 動亂與危機:以扶余縣為例
二 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南陽縣為例
三 縣政治理實錄(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第三部分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縣政治理現代化
第八章 政府與市場:資源配置方式
一 稅制:財富分配方式
二 政府主導型經濟發(fā)展方式
三 “國家財政”:財政行政結構及職能
四 GDP與政績競賽:一 個比較分析
五 稅制合法性:權利與權力
第九章 社會管理組織形式和管控能力
一 傳統(tǒng)的社會管控方式
二 鄉(xiāng)鎮(zhèn)社會治理:公共服務與公共秩序
三 社區(qū)建設:“網格化”
第十章 縣政治理困境:合法性流失
一 利益分化和社會權利訴求
二 “完善”社會自治
三 “夯實”社會基礎
四 沖突與秩序:“上訪”與“群體性事件”
五 “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黨政權力與基層自治組織關系
第十一章 國家與社會關系的結構性變化
一 社會治理與基層群眾自治:太倉“政社互動”
二 統(tǒng)治與治理:“太倉個案”的局限和預示變革的方向
三 政府治理與社會治理:“太倉模式”的制度變革意義
四 地方政府創(chuàng)新的政治社會學意義
第十二章 “法治型”政府建設
一 “權力清單”
二 “約束”政府權力
三 人治與法治
四 治理法治化
第十三章 “服務型”政府建設
一 公共財政建設
二 社區(qū)公共服務
三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四 強化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服務功能
五 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
六 提高行政服務水平
第四部分 中國縣政治理:現代性困境與縣政發(fā)展方向
第十四章 現代國家建構:現代性與現代化
一 現代國家建構的歷史走向
二 政治制度結構的影響與制約關系
三 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結構性變化
四 現代性:一個悖論
第十五章 現代國家建構下的縣政治理
一 縣政治理的歷史邏輯
二 縣政治理的實踐邏輯
三 建構縣政治理:多元共治的法治化
四 縣政治理下的鄉(xiāng)村治理
第十六章 政治發(fā)展與經濟社會的結構性關系
一 社會多元化
二 傳統(tǒng)社會管理方式:政府把社會組織起來
三 現代社會治理方式:讓社會自己組織起來
四 多元治理與社會制衡
第十七章 社會制約權力
一 社會民主:現代治理的基礎性條件
二 多元社會與社會制約權力
第十八章 社會治理現代化
一 威權主義的社會治理理念
二 社會控制與社會治理
三 社會治理法治化與制度化
第十九章 建構縣政治理的社會自治文化
一 自治文化:傳統(tǒng)向現代的轉化
二 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
三 社會自治文化的現實基礎條件
四 社會自治文化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