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寧波老外灘史料選編:紀念…
02淵研樓文錄
03史地覃思
04拉鐵摩爾中國史
05大學問·社會的發(fā)現(xiàn):…
06頃刻興亡:呂思勉講兩晉南…
07史記人物五十講
08簡明濰坊通史
09呂著中國通史 中國文化史…
10乾隆時期清朝與哈薩克諸部…
桑月鵬,俞曉秋 編
《新時代海外當代中國研究/“海外看中國”叢書》作為“海外看中國系列叢書”…
可購
焦培民 著
《歷史理論與學術規(guī)范》適用對象為歷史專業(yè)本科生與研究生,是“學術論文寫作…
陶祺諶
本書綜合利用中日文獻資料,著重考察張之洞與日本關系發(fā)展的全過程,動態(tài)觀察…
《中華文史論叢》編輯部
2020年是陳寅恪先生誕辰130周年,也正值《陳寅恪文集》出版四十周年。為了集…
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編
本期為《孔廟國子監(jiān)論叢》2020年叢刊,包含孔廟國子監(jiān)研究、博物館探索與實踐…
[清] 宋起鳳 著
《稗說》抄本是目前海內(nèi)外僅存的珍貴中國古籍?!栋拚f》的作者宋起鳳,字來儀…
錢穆 著
本書匯集錢穆先生探討中國史學本體、中國歷史精神的精要綱領,是一部探索中國…
范國強 著
史學思潮是史學史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學術領域。本書大致勾勒了1978-2011年間8個…
張昌平 著
自20世紀初以來,日本、歐美地區(qū)開始成規(guī)模地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這些青銅器…
曹勁松,盧海鳴 編
《南京學研究》(第二輯)的欄目設置,除延續(xù)此前的“‘南京學’縱橫談”“考…
李贄 著
《疑耀》七卷,舊題明李贄撰,《四庫全書》館臣定為明張萱著。全書分七卷,每…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山西大同大學云岡文…
《北朝研究(第十二輯)》為北朝(含十六國與南朝)歷史研究論文集,共收錄 …
《枕中十書》十卷,所謂‘十書’,即卷一《精騎録》,卷二《篔窗筆記》,卷三…
李贄先生一生鐘情于周易,在他的人生后期,更是無一日不讀易,無一日不學易?!?/p>
劉建民 著
本專著是對馬克思主義在河北早期傳播的專題研究,針對以往研究中需要加強的地…
劉道勝 著
本書采用文書檔案與文獻記載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從文獻學的角度對徽州檔案文書…
王越
土地利用格局能夠影響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其變化對諸如保障糧食生產(chǎn)、抵御自然災害…
《讀升庵集》為“李贄全集續(xù)編”之一種,整理者張建業(yè)先生,原為首都師范大學…
本書是李贄收集整理并擇選蘇東坡全集中有代表性的文章若干,匯編成冊,予以圈…
林超民 著
暫缺簡介...
劉濤
《東漢刑徒墓磚集釋與研究》共四卷,全面搜集整理了現(xiàn)存1400余塊東漢刑徒墓磚…
裴廣發(fā) 編著
本書經(jīng)認真考究,準確闡述了裴氏的起源。詳細介紹了裴氏家族的59 位宰相和59…
黎清、劉雙琴
本書是“曾鞏研究書系”之一。作者站在學術思想研究以接受…
閻純德 著
本書是一部內(nèi)容涉及國內(nèi)外漢學研究、海外漢學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集,是國內(nèi)外…
胡美 著
本書嘗試在搜集現(xiàn)有歷史文獻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對毛塔援助項目現(xiàn)場的調(diào)研和訪…
陳志武,林展,馬德斌,龍登高 著
《新史學》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主辦,著眼于從方法論角度把握史學發(fā)展的…
楊共樂 著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系一年兩卷的連續(xù)出版物,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科…
周文玖 著
本書分上篇“歷史·社會·史學”、中篇“史學·經(jīng)學·玄學”…
胡澱咸 著
本書是“胡澱咸中國古史和古文字學研究”中的第八卷 ,是…
王巍,余西云
2019年,中國考古學會在武漢大學主持召開了“中國考古學理論與方法學術研討會…
[俄羅斯] 噶邦福 著,馬少甫 譯
《歷史綜合法》為華東師范大學李孝遷主編之“中國近代史學文獻叢刊”之一,由…
樊良新 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中國史學理論…
張美玲 著
謬誤問題是邏輯學的基本問題之一,這一問題在世界邏輯思想起源的三大體系中均…
高翔 著
《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是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歷史研究雜志社編輯出版的集…
陳永霞 著
本書為貴州大學人才引進項目成果,是第一部較為系統(tǒng)的貴州近代史學史專著,考…
梁民愫 著
本書從英國學派與歷史學家的關系角度,將學派典型史家的史學思想置于20世紀西…
馬新 著
《中國古代村落形態(tài)研究》對中國古代村落的產(chǎn)生、早期村落的形態(tài)、村落形態(tài)的…
[明] 王驥德 著
《曲律》由葉長海解讀,原著者為明萬歷年間著名的戲曲作家王驥德。原著《曲律…
郭齊勇 著
《禮記》是我國傳統(tǒng)的重要經(jīng)典之一?!抖Y記:節(jié)選》選擇了其中重要的篇章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