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日本的文體學研究
1.1 日語的文體類型和發(fā)展
1.2 日本的文體學研究的現狀
1.3 日本文體學研究的過去和發(fā)展
1.4 日本的中文文體學研究
1.5 日本文體學研究的成果與課題
第2章 中國的文體學研究
2.1 中文的文體類型和發(fā)展
2.2 中國的文體學研究現狀
2.3 中國文體學研究的過去和發(fā)展
2.4 中國的日語文體學研究
2.5 中國文體研究的成果與課題
第3章 本研究的文體學立場
3.1 文體與文體學的定義
3.2 本研究的“文體”和“文體學”定義
3.3 中日文小說的文體學先行研究
3.4 本研究的方法論
3.5 研究資料的介紹
第4章 日本小說的文體分析
4.1 文體印象的把握
4.2 語言特征的分析
4.3 文體效果的認定
4.4 文體特征的提取
4.5 文體結構的描述
4.6 『僲亁梌亀僉』的文體特征比較
第5章 中國小說的文體分析
5.1 文體印象的把握
5.2 語言特征的分析
5.3 文體效果的認定
5.4 文體特征的提取
5.5 文體結構的描述
5.6 《活》與《生》的文體特征比較
第6章 中日小說及譯本的文體比較
6.1 中日小說的語言特征與文體
6.2 『僉』與中譯本的語言特征與文體
6.3 《生》與日譯本的語言特征與文體
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