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不與流行為伍:對中國社會流行謬誤的批判(中青報曹林時評文集)

不與流行為伍:對中國社會流行謬誤的批判(中青報曹林時評文集)

不與流行為伍:對中國社會流行謬誤的批判(中青報曹林時評文集)

定 價:¥39.80

作 者: 曹林 著
出版社: 中國發(fā)展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政治 政治 軍事 政治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2348738 出版時間: 2013-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55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為曹林近兩年來的時評文集。帶著典型中青報氣質的曹林用激揚而不失理性、犀利而充滿情懷、尊重常識而又堅守獨立的文字,對社會中種種流行的謬誤進行了清道夫式的清理。對媒體消費社會情緒、民意的拳民化流氓化、自媒體中的輕信又輕疑、典型宣傳中的偽道德、網憤的偽愛國主義、對腐敗的過度容忍、語言腐敗、專家沉淪等“流行病”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建設性地提煉出現代公民在新媒體時代應具備的媒介素養(yǎng),避免在無意識中被情緒牽著鼻子走,而陷入那些流行性的謬誤中。本書得到眾多業(yè)內名家的力薦,央視著名主持人張泉靈為本書作序。閱讀曹林,閱讀一個負責、清醒、理性、敏銳、積極的時評人的情懷、眼光、個性;閱讀曹林,閱讀這個時代!

作者簡介

  曹林,中國青年報社評部主任、首席評論員,在國內數家媒體開有時評專欄,多家電臺電視臺特約評論員,北京大學客座講授新聞評論課程。多次獲中國新聞獎等國內知名新聞媒體大獎。作品以尖銳、理性、客觀和視角獨到見長,代表作為暢銷時評寫作參考書《時評十講》、時評著作《拒絕偽正義》。

圖書目錄

一 媒體病得不輕
聾子聽到啞巴說瞎子看到鬼了
媒體人要有“小三精神”
世上本有真相,調查者多了反沒了真相
沒有是非的濫情也是一把刀
“空姐被潑開水”不能成澆火的油
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慈善心
“作秀”的莫須有指控和話語暴力
動輒批作秀是懶漢,中國缺真正作秀
“母親車禍后含淚進考場”的女孩需要關懷
保時捷少女救人,請撕掉標簽回歸人
沒有新聞,就別制造新聞
我的幸福為何別人做主
報道中那個刺眼的“非京籍”
看到這類消息模式,請警惕假新聞
反思醫(yī)患關系,輿論要突破“搖擺律”
“90后”的畫像,留給時間去畫
有一種新聞毒瘤叫黃色標題黨
一事當前習慣站隊,不適合當記者
標簽泛濫的結果是新聞的退化
抵制新聞簡單化和段子化的誘惑
別等極端事件發(fā)生后才故作震驚
二 大眾的屁股可以摸
面對多數人時考驗媒體勇氣與寬容
我們不能失去表達快樂的能力
批判“極端主義”,也要反思現實土壤
那些以追求真相為名的窺探暴力
克制對乞討者的不舒服感,是一種文明
警惕自己的期待
有一種“高興”叫沒人性
對不起,我也曾是丑陋的搶道者
“不讓座就扇耳光”與正義的火氣
“茶水驗尿”的正義幻覺
面對宰客的三亞,不慣這臭毛病
極端個案不要貼上醫(yī)患沖突標簽
醫(yī)患對立困局只有信任能解
“八毛門”醫(yī)患言和,還缺媒體道歉
遏公共場所暴力須先減社會戾氣
排外主義和地域歧視的網絡陰魂
公務員熱可能是一個偽問題
三 被夸大的自媒體
自媒體是一個被夸大的概念
為何微博帶來的不是交流而是撕裂
順微博者得和諧,逆微博者失公信
微博對官員不是技能而是民主素養(yǎng)
“因言治罪”的網絡邪氣該清除
官方融入微博需有挨罵的準備和耐心
官博無須潛水,缺席必然挨罵
微時代中那些令人難忘的微進步
假新聞是微博政治的阿喀琉斯之踵
當網媒跟屁蟲,傳統媒體只有死路一條
四 愛國不是耍流氓
嚴懲打砸,愛國不是流氓的庇護所
無法回避另一個“舌尖上的中國”
有一種“愛國”比“賣國”丑陋萬倍
別把加藤嘉一當成日本政府
壓倒國產奶的永遠不會是“過度質疑”
愛國還是愛孩子,誰制造了這個兩難
臆想和夸大的“瓷器愛國主義”
“理性愛國主義”:壟斷理性符號的霸道
你有權以消費愛國,但無權綁架別人
五 道德重建不裝逼
捧上神壇的感動,反讓人望而卻步
“失真”是比“缺德”更大的社會危機
節(jié)制使用“最美”,防范道德浮夸
做道德的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
久違的“從我做起”,失落的自省美德
拯救社會道德,從喚醒職業(yè)精神開始
讀懂了雷鋒的快樂,才讀懂了雷鋒
偶像雷鋒的成功可以復制
面對未受傷的救人者,此處必須有掌聲
不捐獎金的吳菊萍,給了媒體一個冷臉
有機食品最能考驗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中國難道正在進入“互害型”社會
干什么不像什么,缺少職業(yè)精神的中國人
“不扶老人”的理由也許并不那么堂皇
道德需要內省,無須臆造外國人眼光
六 官不聊生不是夢
權力別逼著民眾過愚人節(jié)
不關心空氣政治,只關心空氣質量
“搶吃政府食堂”不過是個整人借口
同吃一碗飯比納入政績考核更靠譜
求求你,讓公務員先加薪
你是我養(yǎng)的
謠言可以辟,人心難以收
神秘成就“天上人間”的神話
永遠不要讓一個信仰法律的公民絕望
面對貪腐,政府應在切割中拒絕綁架
當追責缺席,每一次反思都是一場幻覺
無法指望一個賭徒做對民生選擇題
要錢不要命,因為要的是別人的命
七 你們全家都是磚家
“胡噴的經濟學家”已成一大公害
校友捐贈面前,富翁政要只是浮云
柳傳志不要過度低估民眾素質
我們有煙草院士,卻沒有地溝油院士
姚明面前,無比矮小的中國大學
40歲時還記得董藩的學生有木有
“趁災加價”板子不能都打司機身上
免費不是錯,人為添堵才是禍
“高房價控人口素質”后的野蠻與霸道
迎合媒體傳播需求的“取消經適房論”
八 反腐不能適度容忍
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無解
尊重民眾反腐要求,拒絕反腐空喊口號
誰有資格嘲笑河南交通廳長“前腐后繼”
財產不公開,官員渾身都是敏感詞
辦案阻礙誰的“經濟發(fā)展”
不要過度迷信官員財產公示制
這一次實名制和申報制又出了洋相
給網絡紀委頒一枚大勛章
九 別再假裝摸石頭
思想解放首先應去“西方價值觀”標簽
執(zhí)政黨不能當標題黨
做改革的打鳴雞,更要做看門狗
“改革到官為止”的壞印象需正名
改革須爭先恐后,而不能比下比爛
改革有雷區(qū),討論無禁區(qū)
超階層的代言,彌合改革的分歧和隔閡
車改每進一步,都需來自異體的推進力
每一次對焦慮的訴說都在渲染焦慮
“農民工需繳個稅”是一個缺德的偽問題
自吃頓飯始,中國需一場階層融合行動
長假的不快樂,源于失去慢的能力
傳統村落不僅是文化和風景
癌癥一代
十 文字是怎樣游戲的
“被”字一語風行后的權利焦慮
“維穩(wěn)”是如何變成一個貶義詞的
“大學校長”別成下一個被毀的稱呼
一路平安,別把春運說得太悲情
“占了國家多少便宜”的流行語在風中飄蕩
告別以體制內外分人站隊的舊思維
處處都是“不講理”
“垃圾處理廠”可以不是敏感詞
“惡意炒作”是一個莫須有罪名
十一 拉黑真相是做夢
有些事,無法假裝看不見
記者無力,則國民無力國家無力
僅給官方結論,不叫信息公開
沒有說服不了的公眾,只有缺說服力的證據
“打罵記者”與媒介素養(yǎng)培訓的困境
有一種“黑名單”是一種光榮
“老百姓罵娘”不是洪水猛獸
總把報道當舉報,讓記者情何以堪
這個記者節(jié),爭取不寫假新聞的權利
宣傳部長的心思你永遠都別猜
新聞發(fā)言人是怎么異化成阻訪者的
永別把“拒不回應”當媒體應對技巧
附錄一:答母校新聞學院學生報刊記者問
附錄二:給北大新聞學院學生們的一封信 /35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