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驚地異》講述了1950年,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初夏,遼闊的華北大平原,陽光普照,微風拂煦,清和氣暖。冀中農村一派繁忙景像。人們喜氣洋洋,地里一塊塊菜花盛開,田野一片片蔥綠,到處生機勃勃。庚寅年四月初八日,傍晚,定縣城東的北齊村黨支部委員、青會主任陳成木家里亮起了油燈。一家人坐立不安,焦急地等待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一個多時辰,彎彎的月亮快要下山,滿天的星星眨著眼睛,屋子里燈光通明,隨著“哇哇”的哭聲,木爾媳婦俊婷生下了一個健壯白胖的兒子。一家人歡天喜地,當家子和親戚朋友都紛紛送來賀禮,孩子的大娘鹿菊爾操持著這喜慶的日子。孩子的爺爺炳臣、木爾夫婦和家人歡慶喜悅地為小子辦了“九日”,為之取名銀山。并大大落落地擺了豐厚的宴席,人人笑逐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