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在世界的地位
1.1 中國主要指標居世界的位次
1.2 中國豐要指標占世界的比重
1.3 中國農業(yè)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的位次
1.4 中國工業(yè)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的位次
二、地理、氣象、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
2.1 地球和地表
2.2 世界各大洲海拔高度
2.3 世界著名河流
2.4 世界著名湖泊
2.5 世界主要城市氣候
2.6 國土面積與人口密度
2.7 土地利用(2005年)
2.8 氧化碳排放量
2.9 氧化碳及甲烷排放量
2.1 0氮及其它溫室氣體排放量
2.1 1每立方米空氣中顆粒物含量(直徑不足10微米的顆粒物)
2.1 2淡水資源
2.1 3森林資源
2.1 4國家保護區(qū)面積和生物多樣性
2.1 5世界主要城市空氣污染狀況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三、國民經濟核算
3.1 國內生產總值(現價本幣)
3.2 國內生產總值(美元)
3.3 人均國民總收入(美元)
3.4 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的國民經濟核算主要指標(2008年)
3.5 國內生產總值增k率
3.6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3.7 三次產業(yè)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
3.8 資本形成總額、消費支出及凈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
3.9 資本形成率
3.1 0消費率
3.1 1國內生產總值產業(yè)構成
3.1 2生產法國內生產總值
3.1 3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
3.1 4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
主要統汁指標解釋
四、人口
4.1 年中人口
4.2 人口年齡構成和撫養(yǎng)比(2008年)
4.3 人口粗出生申和死亡率
4.4 生殖健康
4.5 嬰兒死廣中和川小時預期壽命
4.6 結婚率與離婚率
4.7 城巾入門比重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五、就業(yè)人員和勞動報酬
5.1 勞動參與率
5.2 就業(yè)人數
5.3 按產業(yè)類型劃分的就業(yè)構成
5.4 就業(yè)人數
5.5 失業(yè)人數及女性失業(yè)人數
5.6 失業(yè)率
5.7 非農部門雇員平均工資
5.8 制造業(yè)雇員平均工資
5.9 每個就業(yè)者創(chuàng)造的gdp增長率
5.1 0制造業(yè)雇員勞動成本
5.1 1勞動力人口教育程度構成
5.1 2失業(yè)人口教育程度構成
主要統汁指標解釋
六、投資環(huán)境
6.1 企業(yè)開業(yè)成本
6.2 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排名(2009年)
6.3 新注冊企業(yè)數
6.4 新注冊企業(yè)占企業(yè)總數比重
6.5 私人邪門貸款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七、能源
7.1 能源儲量
7.2 能源平衡表(2006午)
7.3 萬美元國內準產總值能耗
7.4 電力裝機容量(2006年)
7.5 發(fā)電量(2006午)
7.6 能源凈進口占能源消費比重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八、財政和金融
8.1 中央政府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8.2 中央政府財政收入
8.3 中央政府財政支出
8.4 中央政府各項支出比重
8.5 社會保障占財政收入比重
8.6 商品和服務稅占財政收入比重
8.7 所得稅占財政收入比重
8.8 中央政府財政盈余占gdp比重
8.9 貨幣供應量
8.1 0年平均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
8.1 1銀行不良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
8.1 2貨幣匯率(期末價)
8.1 3道瓊斯世界股票指數,
8.1 4上市公司數和上市公司總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8.1 5股票交易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及股票交易率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九、價格指數
9.1 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
9.2 生產者價格指數
9.3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9.4 食品消費價格指數
9.5 能源消費價格指數
9.6 初級產品市場價格指數和單位價值指數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居民收支和貧困
10.1 居民消費支出
10.2 居民收入分配
10.3 貧困人口比重
10.4 貧困人口社會指標(2007年)
10.5 居民消費支出構成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一、農業(yè)
11.1 農業(yè)生產指數
11.2 主要農作物收獲面積(2008年)
11.3 主要農產晶產量(2008年)
11.4 主要林產品產量(2008年)
11.5 牲畜飼養(yǎng)量(2008年)
11.6 畜產品產量(2008年)
11.7 魚類產量
11.8 農業(yè)機械擁有量(2007年)
11.9 化肥施用量(2007年)
11.1 0農業(yè)集約化經營程度(2006年)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二、工業(yè)和建筑業(yè)
12.1 按行業(yè)劃分的世界工業(yè)生產指數
12.3 制造業(yè)主要指標
12.4 制造業(yè)增加值及構成
12.5 主要工業(yè)產品產量
12.6 竣工房屋建筑
12.7 住宅及其設備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三、運輸和通訊
13.1 公路貨運客運周轉量
13.2 鐵路運輸
13.3 國際海運裝貨量和卸貨量
13.4 空運貨物周轉量和客運量
13.5 機動車使用量
13.6 汽車燃料價格
13.7 港口集裝箱吞吐量
13.8 公路線路長度
13.9 公路交通事故
13.1 0公路支出
13.1 1電話主線和移動電話普及率
13.1 2國際互聯網用戶
13.1 3信息和通訊技術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13.1 4人均信息和通訊技術支出
13.1 5國際互聯網帶寬
13.1 6寬帶用戶
13.1 7個人計算機普及率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四、對外經濟
14.1 世界貨物進出口總額
14.2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貨物進出口總額
14.3 貨物出口總額
14.4 貨物進口總額
14.5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服務貿易出口總額
14.6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qū)服務貿易進口總額
14.7 出口和進口單位價值指數
14.8 出口和進口數量指數
14.9 貨物和服務進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14.1 0出口貨物構成(2007年)
14.1 1進口貨物構成(2007年)
14.1 2農產品進出口額
14.1 3出口去向構成(2006年)
14.1 4進口來源構成(2006年)
14.1 5世界主要貨物出口占全部貨物出口的比重
14.1 6按行業(yè)劃分的服務出口額(2006年)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五、國際收支和外債
15.1 世界國際收支
15.3 經常項目差額占gdp的比重
15.4 外商直接投資
15.5 外匯儲備與黃金儲備
15.6 外債及其構成(2007年)
15.7 外債風險指標(2007年)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六、旅游
16.1 國際旅游收支
16.2 國際旅游人數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七、教育、科技、文化和軍事
17.1 人文發(fā)展指數(2007)
17.2 15歲及以上成人識字率
17.3 大中小學生入學率
17.4 每個學生教育支出占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17.5 研究與開發(fā)經費支出和公共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17.6 每百萬人中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數
17.7 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制成品出口額的比重
17.8 專利申請數量
17.9 享有衛(wèi)生設施和清潔飲用水源人口占總人口比重
17.1 0醫(y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及人均醫(yī)療支出
17.1 1每千人口醫(yī)生數和病床數
17.1 2軍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及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17.1 3軍事人員數及其占勞動力總數比重
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十八、世界最大500家企業(yè)主要指標
18.1 按國家和地區(qū)匯總的世界最大500家企業(yè)(2008年)
18.2 按營業(yè)額排序的世界最大500家企業(yè)(2008年)
附錄
附錄1 各國(地區(qū))貨幣單位
附錄2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