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夏,湖北隨州的擂鼓墩出土了震驚世界的曾侯乙墓,與三星堆、兵馬俑相媲美,挖掘的大批戰(zhàn)國文物舉世矚目,尤其65件大型整套編鐘,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跡,它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成為國之瑰寶,為中國考古史上所罕見。自曾侯乙墓發(fā)掘以來,對曾侯乙墓的研究就一直不斷,但是從禮樂制度角度進行系統而深入研究的圖書卻是少見?!对钜夷苟Y樂制度研究》著眼于周代禮樂制度,運用考古、音樂、喪葬、民俗、文化多學科知識,依據考古發(fā)現和文獻資料,展開曾侯乙墓禮樂制度的研究,即從曾侯乙墓葬形制與禮制關系、曾國先民墓葬風俗、曾侯乙墓隨葬器物、曾侯錄乙鐘磬、曾侯乙墓玉禮器、曾侯乙墓文字書法藝術、青銅器雕塑繪畫藝術與禮制關系七大層面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考察和探討,填補曾侯乙墓研究的空白。《曾侯乙墓禮樂制度研究》史料豐富,圖文并茂,既注重細致考證,又注重整體把握,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曾侯乙墓禮樂制度研究》作者黃敬剛長期從事文物考古與博物館工作,是曾侯乙墓考古發(fā)掘主持人之一,并且是《曾侯乙墓》考古發(fā)掘報告主持整理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