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1877—1927),近代學者、文學家。字靜安,一字伯隅,號觀堂,浙江寧海人。民國時,曾任清華大學研究院教授。早年入羅振玉“東文學社”。學習日文、西洋哲學、文學、美術,而于叔本華、尼采之說,鉆研尤深。一生博學多識,在文學、美學、史學、古文字學等方面均有建樹。1907年起,研究詞曲及中國戲曲史,撰成《人間詞話》、《曲錄》,對中國古典戲曲的發(fā)展過程和歷史潮流等作了富有見地的總結性的論述,對于元曲的藝術特色有許多精辟的分析。他反對把藝術作為道德政治的手段,主張保持藝術的純粹性、獨立性和超功利性,表現了他的唯心主義的文藝觀。在《人間詞話》中,發(fā)展了古代藝術的“意境”說,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提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造境”與“寫境”的區(qū)分等,有許多獨到的見解和理論上的新貢獻。一生著述多達60余種,輯為《王靜安先生遺書》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