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編年史。全書記載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訖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共計16朝、1362年的歷史。書中生動地敘述了帝王將相們的治國為政之道、待人處世之理,及其生死悲歡之態(tài),深入地探討了秦、漢、晉、隋、唐等統(tǒng)一王朝和戰(zhàn)國七雄、三國鼎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分裂政權的盛衰之由。司馬光修撰《通鑒》,目的明確,即是要“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這就決定了《資治通鑒精讀》在選材上更著重于政治史,舉凡權力更迭、施政得失、制度沿替、人才進退都記載得詳盡深入。而這些內容正是此書的精華所在,充分表現出編年史的優(yōu)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