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1》(必修)
1.1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
1.1.1 把化學確立為科學的人——波義耳
1.1.2 炸藥大王——諾貝爾
1.1.3 被冷落了半個世紀的“分子學說”
1.2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1.2.1 膠體化學的誕生
1.2.2 氧化還原反應認識過程中的曲折
1.3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1.3.1 侯氏制堿法的創(chuàng)立者——侯德榜
1.3.2 “光譜分析法”的鼻祖——本生
1.3.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1.3.4 不銹鋼:垃圾中的“千金小姐”
1.4 第四章 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1.4.1 令人迷惑的“綠氣”
1.4.2 藥店化學家——舍勒
1.4.3 “科學天才”與“戰(zhàn)爭魔鬼”——哈伯
1.4.4 歷盡艱辛,征服“烈馬”
2 《化學2》(必修)
2.1 第一章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2.1.1 “原子論”的發(fā)展
2.1.2 時代的里程碑——元素周期律
2.1.3 小氣泡大家族
2.1.4 化學鍵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
2.2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2.2.1 電流的發(fā)現(xiàn)者——伽伐尼
2.2.2 第一個獲得穩(wěn)恒電流的發(fā)明家——伏特
2.3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2.3.1 動搖“生命力論”的旗手——維勒
2.3.2 首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范特霍夫
2.3.3 凱庫勒之“夢”
2.3.4 歷史悠“酒”
2.3.5 悠悠醋香
2.4 第四章 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2.4.1 鋁鑄成的友誼
2.4.2 瑞典的驕傲——貝采里烏斯
3 《化學與生活》(選修1)
3.1 第一章 關注營養(yǎng)平衡
3.1.1 壞血病的克星——維生素C
3.2 第二章 促進身心健康
3.2.1 阿司匹林傳奇
3.2.2 20世紀醫(yī)學界最偉大的創(chuàng)舉——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
3.2.3 屠呦呦——中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女藥學家
3.3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
3.3.1 “與時俱進”——金屬材料
3.3.2 “前程似錦”——玻璃、陶瓷
3.3.3 “雨后春筍”——高分子材料
4 《化學與技術》(選修2)
5 《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3)
6 《化學反應原理》(選修4)
7 《有機化學基礎》(選修5)
8 《實驗化學》(選修6)
參考文獻
附錄1 化學史大事年表
附錄2 化學元素發(fā)現(xiàn)簡史
附錄3 歷屆諾貝爾化學獎
人名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