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類學十論》作者以“公共性、”“植根姓”和“前瞻性”三個關鍵詞來概述當代人類學的特征,不僅是為了表示對最近十年間國際人類學和社會學“公共轉向”趨勢的關注和認同,更是對人類學專家主動參與公共議題討論并得到公眾認可這樣一種前景的展望。 本書各章是作者基于田野體驗和教研經歷對當代人類學在全球化和地方轉型的條件下如何定位和重構的初步反思和總結。議題包括:當代人類學的文化之道和田野之術、“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類學解讀、發(fā)展與性別問題的公共意義、都市空間重構與社會記憶和地方情結、文化全球化與多元信仰實踐、公共衛(wèi)生風險的人類學考察、“正常”與“非正常”的醫(yī)學人類學之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