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建筑科學區(qū)域規(guī)劃、城鄉(xiāng)規(guī)劃城市化時代的城市設計:營造人性場所

城市化時代的城市設計:營造人性場所

城市化時代的城市設計:營造人性場所

定 價:¥68.00

作 者: (美)布朗,(美)迪克森 等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城鄉(xiāng)規(guī)劃與發(fā)展研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174575 出版時間: 2012-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92 字數:  

內容簡介

  《城市化時代的城市設計(營造人性場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范式、原則和過程。從早期的城市到城市郊區(qū)化,再到當前的再中心化,從這一過程中對城市形態(tài)追根溯源;最后提供了一系列原則來幫助城市設計師應對今天和未來的挑戰(zhàn)。第二部分,將城市設計付諸實踐。通過詳細的案例展示第一部分所述的原則是如何應用于實例的。案例均選自美國建筑師學會城市與區(qū)域規(guī)劃榮譽獎評選出的優(yōu)秀作品。作者通過這些案例論證了當代設計師是如何應對技術、經濟、可持續(xù)性觀念等類似變量的變化的。本書由(美)蘭斯·杰·布朗、大衛(wèi)·迪克森、奧利弗·吉勒姆著。

作者簡介

  蘭斯·杰·布朗(LanceJayBrown),美國建筑師學會會員,一位在紐約執(zhí)業(yè)的建筑師、城市設計師和教育家,蘭斯·杰·布朗建筑與城市設計事務所負責人。他是2007年美國建筑師學會與美國建筑學院協(xié)會黃玉獎章(AIA/ACSATopazMedallion)獲得者。布朗曾是紐約城市大學建筑、城市設計與景觀設計學院的院長,現(xiàn)在還是該學院理論研究項目的協(xié)調人。他還曾作為2005年美國建筑師學會區(qū)域與城市設計知識社區(qū)(AIA’sRegionalandUrbanDesignKnowledgeCommunity)的主席,目前還是城市設計協(xié)會的項目顧問。他參與的城市設計項目遍布全球,還是世貿遺址9?11恐怖襲擊事件紀念性設計競賽的專業(yè)顧問。大衛(wèi)·迪克森(DavidDixon),美國建筑師學會會員,波士頓古迪·克蘭西聯(lián)合設計公司(Goody,Clancy&Associates,Inc.)負責人。2006年美國建筑師學會區(qū)域與城市設計知識社區(qū)主席。作為一名論著頗豐的城市設計師,他近期的工作從城市社區(qū)的復興擴展到為各類城市制定區(qū)域精明增長導則,這些城市包括芝加哥、邁阿密、弗吉尼亞州的諾??说?。迪克森協(xié)助美國建筑師學會進行卡特琳娜颶風災后的應對工作,隨后他更領導了新奧爾良近1/4地區(qū)的重建規(guī)劃。2008年,新奧爾良市聘請迪克森和他的公司為城市的未來進行總體規(guī)劃。奧利弗·吉勒姆(OliverGillham),美國建筑師學會會員,是一位在處理城市化問題上有著30多年實踐經驗的建筑師和城市規(guī)劃師。他是波士頓SOM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的前資深設計師和主管,他還供職于馬薩諸塞海關并且成立了吉勒姆和岡德爾聯(lián)合設計公司。他還是《無邊界的城市:城市蔓延思考導論》(ThelimitlessCity:PrimerontheUrbanSprawlDebate)一書的合著者。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范式、原則及過程
第一章 城市設計——一門面向社會和公眾的藝術
協(xié)調人與場所
“社會和公共藝術”的進化
不同視角和技能的整合
為迅速變化的社會賦予空間形態(tài)
順應世界的潮流
第二章 城市形態(tài)的起源
早期的城市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
用文藝復興的形式重塑城市
轉向方格網的新大陸
工業(yè)革命及其影響
后工業(yè)時代城市的設想
第三章 分散化:現(xiàn)代城市的成長
歐洲和現(xiàn)代主義
第四章 再中心化:未來的城市
設定階段:郊區(qū)化的五十年
反彈中的城市
塑造城市的新力量
城市設計的新趨勢
第五章 城市時代的設計原則
過程應支持原則
第二部分 將城市設計付諸實踐
城市設計的案例研究
第六章 引導區(qū)域增長與變革7
問題的由來7
今日的解決之道
案例研究
案例所反映的設計原則7
第七章 重新發(fā)現(xiàn)城市中心和主要街道
問題的由來
今日的解決之道
案例研究
案例所反映的設計原則
第八章 重塑老社區(qū)
問題的由來
今日的解決之道7
案例研究7
案例所反映的設計原則
第九章 創(chuàng)建新型社區(qū)
問題的由來
今日的解決之道
案例研究
案例所反映的設計原則
第十章 開拓濱水區(qū)
問題的由來
今日的解決之道
案例研究
案例所反映的設計原則7
第十一章 創(chuàng)建公共領域
問題的由來
今日的解決之道
案例研究
案例所反映的設計原則
第十二章 將校園轉化為社區(qū)
問題的由來
今日的解決之道7
案例研究7
案例所反映的設計原則
結論
注釋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