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絮語/陳興良 
學術爭鳴 
構成要件理論:形式與實質——構成要件二分性說之提倡/王 俊 
一、問題的提出 
二、構成要件理論的展開 
三、形式構成要件與實質構成要件的提倡 
四、余論:走向崩潰的四要件理論 
學派如何形成——刑法學論爭中的形式與實質/劉樹德 
一、形式/實質解釋論 
二、形式/實質解釋 
三、形式/實質判斷 
四、形式/實質犯罪論 
五、罪刑法定原則的形式/實質側面 
六、結語:理性論爭促成學派 
實質解釋論:一種無法克服的矛盾——對于刑法解釋邊界的探討/崔嘉鯤 
一、實質解釋論與形式解釋論的對立 
二、實質解釋論之“實質標準”探析 
三、刑法解釋的核心問題——尋找解釋的邊界 
四、實質解釋的思維模式的進一步闡述 
五、結語 
刑法學人 
德國與奧地利刑法中責任概念的流變/[德]漢斯—海因里希·耶賽克 文 陳金林 譯 
一、責任概念的教義學發(fā)展史 
二、當今德奧兩國的責任觀念 
三、結論 
悼念漢斯—海因里希·耶賽克教授的逝去/[日]西原春夫 文 李世陽 譯 
一、耶賽克教授的逝去 
二、馬普外國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及耶賽克教授與日本的關系 
三、耶賽克所長與研究所的發(fā)展 
四、耶賽克教授的研究所外的活動 
五、追念耶賽克教授的人品 
耶賽克教授與中國刑法學/陳興良 
主題研討 
過失犯構造問題檢討/鄭世創(chuàng) 
一、引言 
二、成立過失犯之前提 
三、過失之本義:法條文意之分析展開 
四、過失犯主觀不法之構造及判斷預見之基準問題 
五、注意義務與過失犯實行行為之問題 
六、過失犯之罪責 
七、結語 
刑法中信賴原則基本問題研究——新過失論語境下過失犯的限縮/孫運梁 
一、信賴原則的基本涵義 
二、信賴原則的產生與沿革 
三、信賴原則存在的根據 
四、信賴原則的適用條件 
五、信賴原則的適用范圍 
六、信賴原則在犯罪論體系中的位置 
七、信賴原則與允許的危險、危險分配理論 
八、結語 
過失危險犯的基礎及邊界——以刑法的風險控制功能為視角/冀 瑩 
一、引言 
二、現(xiàn)代風險社會與刑法 
三、過失危險犯犯罪化根據 
四、過失危險犯中的危險 
五、過失危險犯中的過失罪過 
六、過失危險犯的立法設計 
七、排除“規(guī)范化”的憂思——代結語 
域外視野 
德國刑法被害人信條學研究初論/申柳華 
一、被害人信條學(viktimodogmatik)研究的緣由 
二、被害人學的產生和發(fā)展——從被害人學到被害人信條學 
三、被害人信條學的定義 
四、被害人信條學的定位 
五、被害人信條學的運用范圍 
六、被害人信條學與相關刑法科學的界限 
七、被害人信條學的功能 
專題研究 
建國初期的“敵人刑法”及其超越——兼評雅科布斯的“敵人刑法”/蔡道通 
一、建國初期的“敵人刑法”及其表征 
二、“敵人刑法”的實踐以及對“敵人刑法”的超越 
三、對雅科布斯“敵人刑法”理論必須保持必要的學術警惕 
危險性評估的證據資格/文 姬 
一、被告人品格證據及其適用規(guī)則 
二、與指控行為相似的事實證據 
三、用概率原理解釋危險性評估的證據資格 
危險社會的危險犯論綱/陳洪兵 
一、詰難:危險犯理論有用嗎 
二、求真務實:我國危險犯理論應研究解決哪些問題 
三、結論:危險犯理論能夠有所作為 
韋伯故意的推理及推論/方 鵬 
一、對韋伯故意構成一罪既遂的四種解說之檢討 
二、從罪數(shù)理論角度對韋伯故意的分析 
三、韋伯故意是一種基于司法慣例的法律擬制 
四、韋伯故意的模型可否進行推論 
五、關于韋伯故意的指導性案例及解讀 
犯罪事實支配理論與特殊的主客觀構成要素/廖北海 
一、觀點之爭 
二、規(guī)范的犯罪事實支配理論不可取 
三、犯罪事實支配并非證成義務犯的要素之一 
四、犯罪事實支配與無身份之故意工具 
五、犯罪事實支配與無目的之故意工具 
間接正犯與教唆犯的界分——行為支配說的妥當性及其貫徹/錢葉六 
一、問題的提出 
二、間接正犯與教唆犯界分的學說路徑 
三、間接正犯與教唆犯界分的基準 
四、行為支配說的貫徹:以介入行為的類型為視角 
五、總結 
先前行為歸責模式述評/姚 詩 
一、導言 
二、結果加重犯模式 
三、立法模式 
四、作為犯模式 
五、結語 
不作為犯的歸因與歸責/曾文科 
一、不等價于作為犯的不作為犯 
二、派生責任理論的啟示 
三、兩種不同的因果關系 
四、不作為犯的歸因 
五、不作為犯的歸責 
六、余論:作為還是不作為? 
七、結語 
刑事訴訟真實觀導論/王 彪 
一、引言 
二、刑事訴訟真實觀的理論模型 
三、刑事訴訟真實觀的比較法考察 
四、中國刑事訴訟真實觀評析 
五、結語 
黑社會性質犯罪服刑罪犯矯正對策探索/魯 蘭 
一、黑社會性質犯罪概念與課題啟動概況 
二、涉黑犯罪的罪犯特征分析 
三、涉黑服刑罪犯及矯正概況 
清末刑名體系改革考/秦化真 
一、刑律改革前刑名體系概況 
二、《大清現(xiàn)行刑律》前刑名體系改革概況 
三、《大清現(xiàn)行刑律》之刑名體系 
四、大清新刑律草案之刑名體系 
五、刑名體系改革相關問題的初步認識 
從肯尼亞情勢看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啟動機制/毋 冰 
一、背景 
二、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的啟動 
三、預審分庭對管轄權與可受理性的評估與決定 
四、反對意見對“國家或組織政策”的質疑 
五、問題及分析 
《刑事法評論》征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