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已將原來以產品為基礎的經濟推向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知識、能力等無形資源正逐漸取代勞動力、機器等有形資源,成為企業(yè)的競爭力之源。近年來,連鎖經營方式在我國迅速發(fā)展,通過連鎖經營方式取得知識已普遍成為我國企業(yè)發(fā)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酒店業(yè)更是如此。基于連鎖經營的本質特征即是知識的連鎖,知識轉移績效是連鎖體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這一前提,論文對酒店連鎖體總部與成員酒店間的知識轉移及其轉移績效展開討論。論文基于對知識模糊性、知識轉移、知識轉移媒介、組織吸收能力、知識轉移績效等主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回顧,梳理了知識模糊性與知識轉移績效、知識模糊性與組織知識取得能力、組織吸收能力與知識轉移績效之間的關系,同時也分析了知識轉移媒介與知識模糊性的適配關系;其次,基于對連鎖經營的內涵與特征、酒店的功能與產業(yè)特征、國內外酒店連鎖企業(yè)發(fā)展的探討,提煉了酒店連鎖經營的主要模式;再次,基于對連鎖酒店經營知識內容與類別的解析,從連鎖經營是一種緊密的企業(yè)聯(lián)盟這一前提出發(fā),結合連鎖酒店的業(yè)態(tài)特征,萃取了影響連鎖酒店總部向成員酒店成功轉移知識的關鍵因素、所轉移知識的特征以及轉移知識的媒介;第四,基于前述分析,構建了連鎖酒店總部與成員酒店間知識模糊性(內隱性、復雜性、專屬性、經驗性)、組織吸收能力(取得能力、內化能力、應用能力)與知識轉移績效關系的理論模型,繼而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驗證了連鎖酒店總部與成員酒店間知識模糊性、組織吸收能力與知識轉移績效的關系,剖析了知識轉移媒介(人員、團隊、程序化)對知識模糊性與知識轉移績效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與調節(jié)效果,以及對知識模糊性與組織知識取得能力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與調節(jié)效果;最后,基于實證結果,分別對連鎖酒店總部(知識輸出方)與成員酒店(知識承接方)提出促進酒店連鎖總部與成員酒店間知識轉移的相關建議。通過研究,本論文得到如下結論:第一,成員酒店的知識轉移績效會受到總部所轉移知識的特性的影響。具體而言,知識內隱性不利于知識轉移績效的提高,而知識經驗性則正好反之;知識復雜性并非不利于知識轉移績效的提高,究其原由可能是酒店業(yè)屬傳統(tǒng)產業(yè),經營知識相對而言較為簡單,若創(chuàng)新出稍稍復雜的知識,且在連鎖體內流動,則會產生異質性效果,進而提升競爭力,有利于知識轉移績效的提高;知識專屬性對知識轉移績效的影響關系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究其原由可能是酒店業(yè)的經營知識鮮少具有專屬性,沒有較強的技術壁壘。第二,成員酒店的知識取得能力會受到總部轉移知識特性的影響。具體而言,知識內隱性不利于成員酒店取得知識,而知識經驗性則正好反之;知識復雜性及知識專屬性對知識取得能力的影響關系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究其原由可能是酒店業(yè)的經營知識復雜程度不高,也不具很強的專屬性,容易復制與吸收。第三,成員酒店的知識轉移績效受知識應用能力的正向影響,知識應用能力受知識內化能力的正向影響,知識內化能力則受知識取得能力的正向影響。第四,知識轉移媒介與知識模糊性具有一定.的適配關系。具體而言,人員轉移媒介會弱化知識內隱性與知識轉移績效以及知識取得能力的負向關系,即人員轉移媒介有利于內隱知識的轉移與吸收;團隊轉移媒介會弱化知識內隱性與知識轉移績效以及知識取得能力的負向關系,即團隊轉移媒介能促進內隱知識的轉移與吸收,團隊轉移媒介會提高知識復雜性的轉移績效,團隊轉移媒介會強化知識經驗性與知識轉移績效以及知識取得能力的正向關系,即團隊轉移媒介能促進經驗知識的轉移與吸收;程序化轉移媒介會強化知識經驗性與知識轉移績效以及知識取得能力的正向關系,即程序化轉移媒介能促進經驗知識的轉移與吸收。 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 第一,梳理了知識模糊性與知識轉移績效以及組織吸收能力的關系、組織吸收能力與知識轉移績效的關系、知識模糊性與知識轉移媒介的適配性關系(論文第二章)。 第二,辨析了酒店連鎖經營的主要模式,運用資源限制理論(共享稀缺資源)、規(guī)模經濟理論(降低經營成本)、管理效率理論(減少代理成本)、搜尋成本理論(節(jié)約信息搜尋成本)、風險理論(分散經營風險)等相關理論,結合國內、外連鎖酒店的發(fā)展歷程,探討了國內、外連鎖酒店在連鎖經營模式上的區(qū)別及其主要原因(論文第三章)。 第三,參考Leonard-Barton(1995)的“知識基礎”觀,Salmon(1989)對服務業(yè)know-how的分類方法,將連鎖酒店的經營知識分為:實體技術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員工技能與知識、價值與常規(guī)四種,進而定義和總結了各類知識的概念、內容與特性;基于連鎖經營是一種緊密的企業(yè)聯(lián)盟前提,從聯(lián)盟企業(yè)間知識轉移影響因素人手,萃取出影響連鎖酒店總部向成員酒店成功轉移知識的關鍵因素(論文第四章)。 第四,以問卷調查數據為樣本,運用結構方程模型,檢驗連鎖酒店間知識模糊性與知識轉移績效的關系、知識模糊性與知識取得能力的關系以及組織吸收能力與知識轉移績效的關系;運甩因子分析法與調節(jié)回歸分析,檢驗知識模糊性與知識轉移媒介的適配性關系,亦即知識轉移媒介對知識模糊性與知識轉移績效以及對知識模糊性與知識取得能力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與調節(jié)效果(論文第五、六章)。 第五,基于對實證結果的討論以及對酒店連鎖業(yè)現狀與發(fā)展趨勢的判斷,提出了促進連鎖酒店總部向其成員酒店高效轉移知識、成員酒店高效取得、內化并將知識應用于經營實踐的操作性建議(論文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