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散記》是周恩惠在編刊之余宣傳社會主義法治之作,是他勤奮之果,汗水結晶。這本書有以下特征:首先,視角獨物。例如,該書第一輯為名人訪問記,他所訪問的大多是我國老一輩法學家,是與中國現(xiàn)代法學緊密相連的一代人。這些老法學家多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出國留學,學業(yè)有成后毅然回到災難深生的祖國母親懷抱,憑借他們深邃的法學造詣和高尚的法德為我國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的中青年法學家?,F(xiàn)在,有些老學者業(yè)已作古,他們把畢生獻給祖國和人民而坦然地走了。然而閱讀到對他們的訪問時,這些法學泰斗們的音容笑貌又會鮮活地站在讀者面前,仿佛仍在執(zhí)掌教鞭培育后代人。其次。立論樸實。此書第二輯的法學論文系作者學術論著,理論聯(lián)系實際,言之有物,針對性強。第三,文短意賅。如“史學銘沉”輯中的每篇文章均在兩千字以內,依我看而賅的文風,實該提倡。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