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污水多介質生態(tài)處理技術原理

污水多介質生態(tài)處理技術原理

污水多介質生態(tài)處理技術原理

定 價:¥68.00

作 者: 籍國東,謝崇寶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環(huán)境污染及其防治

ISBN: 9787030341297 出版時間: 2012-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污水多介質生態(tài)處理技術原理》以水利部公益性基礎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霍英東教育基金、北京市與中央高校共建項目的科研成果為基本素材,闡述了污水多介質生態(tài)處理技術的基本原理,介紹了多介質生物陶粒的制備方法及性能,論述了多介質快速生物濾池、多介質曝氣生物濾池、多介質地下滲濾系統(tǒng)、垂直流層疊人工濕地、多介質層疊人工濕地、復合折流生物反應器和多介質折流生物反應器的結構、技術特點、污染物轉化效率、限制性水力負荷和微生物多樣性,系統(tǒng)分析了多介質生態(tài)處理系統(tǒng)中氮轉化功能基因的空間演化和優(yōu)勢富集規(guī)律,深入闡述了氮轉化分子生態(tài)過程的耦聯(lián)機制?!段鬯嘟橘|生態(tài)處理技術原理》可供從事水處理工程、生態(tài)水利工程、污染生態(tài)工程和給排水工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設計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大中專院校環(huán)境工程、水利工程、生態(tài)工程、市政工程和農業(yè)工程等專業(yè)的教師和研究生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污水多介質生態(tài)處理技術原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多介質生物陶粒
  1.1 概述
  1.2 多介質生物陶粒制備
  1.2.1 生物陶粒原料
  1.2.2 生物陶粒制備
  1.3 多介質生物陶粒表征
  1.3.1 元素組成
  1.3.2 表面特征
  1.3.3 孔徑分布
  1.4 多介質生物陶粒性能
  1.4.1 機械性能
  1.4.2 耐酸堿性
  1.4.3 氮吸附特性
  1.4.4 磷吸附特性
第2章  多介質快速生物濾池
  2.1 概述
  2.2 多介質快速生物濾池設計
  2.2.1 濾池設計
  2.2.2 運行控制
  2.3 氮轉化速率
  2.3.1 NH+4和TN轉化速率
  2.3.2 NO-3和NO-2轉化速率
  2.4 微生物空間分布特征
  2.4.1 微生物多樣性
  2.4.2 微生物系統(tǒng)發(fā)育
  2.5 氮轉化基因空間演化
  2.5.1 基因定量溶解曲線
  2.5.2 氮轉化基因豐度
  2.5.3 氮轉化基因相對多度
  2.5.4 功能基因多樣性指數(shù)
  2.5.5 Peaon秩相關系數(shù)
  2.6 氮轉化基因富集
  2.6.1 優(yōu)勢基因富集
  2.6.2 稀有基因富集
  2.7 氮轉化過程耦聯(lián)機制
  2.7.1 功能基因菌群協(xié)作
  2.7.2 功能基因菌群競爭
  2.7.3 氮轉化過程耦聯(lián)機制
第3章  多介質曝氣生物濾池
  3.1 概述
  3.2 多介質曝氣生物濾池設計
  3.2.1 濾池設計
  3.2.2 運行控制
  3.3 限制性水力負荷
  3.3.1 基于COD的水力負荷
  3.3.2 基于NH+4的水力負荷
  3.3.3 基于TP的水力負荷
  3.4 污染物容積負荷
  3.4.1 有機負荷
  3.4.2 氨氮容積負荷
  3.5 微生物分布規(guī)律
  3.5.1 微生物形態(tài)
  3.5.2 微生物多樣性
  3.5.3 微生物系統(tǒng)發(fā)育
  3.5.4 微生物豐度
第4章  多介質地下滲濾系統(tǒng)
  4.1 概述
  4.2 多介質地下滲濾系統(tǒng)設計
  4.2.1 系統(tǒng)設計
  4.2.2 運行控制
  4.3 氮轉化速率
  4.3.1 NH+4和TN轉化速率
  4.3.2 NO-3和NO-2轉化速率
  4.4 氮轉化基因空間演化
  4.4.1 氮轉化基因豐度
  4.4.2 基因多樣性指數(shù)
  4.4.3 Peaon秩相關系數(shù)
  4.5 氮轉化基因富集
  4.5.1 稀有基因富集
  4.5.2 優(yōu)勢基因富集
  4.6 氮轉化基因功能群組
  4.6.1 好氧功能群組
  4.6.2 厭氧功能群組
  4.6.3 生態(tài)聯(lián)結群組
  4.7 氮轉化關鍵途徑
  4.7.1 升流區(qū)氮轉化途徑
  4.7.2 滲濾區(qū)氮轉化途徑
第5章  垂直流層疊人工濕地
  5.1 概述
  5.1.1 人工濕地主要類型
  5.1.2 人工濕地作用機制
  5.1.3 人工濕地去污機理
  5.2 垂直流層疊人工濕地設計
  5.2.1 濕地設計
  5.2.2 濕地啟動
  5.3 限制性水力負荷
  5.3.1 同化容量計算模型
  5.3.2 限制性水力負荷計算模型
  5.3.3 限制性水力負荷
  5.3.4 限制性水力停留時間
  5.4 限制因子
  5.4.1 氮磷轉化
  5.4.2 COD和Oil降解
第6章  多介質層疊人工濕地
  6.1 概述
  6.2 多介質層疊人工濕地設計
  6.2.1 濕地設計
  6.2.2 運行控制
  6.3 氮轉化速率
  6.3.1 NH+4和TN轉化速率
  6.3.2 N0-3和N0-2轉化速率
  6.4 微生物空間演化
  6.4.1 微生物多樣性
  6.4.2 微生物同源性
  6.5 氮轉化基因空間演化
  6.5.1 基因豐度演化
  6.5.2 基因多樣性演化
  6.6 氮轉化過程耦聯(lián)機制
  6.6.1 功能基因群落生態(tài)聯(lián)結性
  6.6.2 氮轉化過程耦聯(lián)協(xié)作機制
第7章  復合折流生物反應器
  7.1 概述
  7.1.1 折流生物反應器結構
  7.1.2 折流生物反應器特性
  7.2 ABR處理稠油廢水
  7.2.1 啟動運行控制
  7.2.2 啟動運行特性
  7.2.3 污泥和微生物特性
  7.3 AOBR處理稠油廢水
  7.3.1 AOBR
  7.3.2 AOBR啟動特性
  7.3.3 AOBR運行特性
  7.3.4 顆粒污泥特性
第8章  多介質復合折流生物反應器
  8.1 概述
  8.2 MHBR
  8.2.1 反應器設計
  8.2.2 運行控制
  8.3 污染物降解效率
  8.3.1 COD降解
  8.3.2 氮磷轉化
  8.4 厭氧污泥特性
  8.4.1 表觀形態(tài)
  8.4.2 元素組成
  8.4.3 官能團組成
  8.5 好氧填料微觀特性
  8.5.1 表觀形態(tài)
  8.5.2 微生物形態(tài)
  8.6 微生物演化
  8.6.1 微生物多樣性
  8.6.2 微生物系統(tǒng)發(fā)育
第9章  復合折流反應器組合人工濕地
  9.1 MHBR組合人工濕地
  9.1.1 技術特點
  9.1.2 植物選配
  9.1.3 工程案例
  9.2 AOBR組合人工濕地
  9.2.1 技術特點
  9.2.2 運行控制
  9.2.3 運行特性
  9.2.4 微生物特性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leeflamesbasketballcamp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