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細譜編著的《保加利亞史》按歷史發(fā)展脈絡主要分為六個部分。第一保加利亞國家時期(681—1186年)。公元681年古保加爾人與南部斯拉夫部落結盟,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建立了保加利亞國家。9世紀,博里斯大公在位時,保加利亞進入興盛時期,865年東正教被奉為國教,斯拉夫文字在保加利亞生根和傳播。保加利亞國家強盛,文化繁榮,版圖擴大。此后,封建割據勢力加強,拜占庭帝國趁機入侵,統(tǒng)治保加利亞達168年之久。第二保加利亞國家時期(1186—1396年)。1186年保加利亞發(fā)動反對拜占庭統(tǒng)治起義成功,重獲自由,建立了以特爾諾沃為首都的第二保加利亞國家。阿森二世執(zhí)政時,國家再度繁榮,成為巴爾干半島上的一個大國。13世紀后半期起,由于封建貴族割據和外族入侵,保加利亞國勢日衰。1277—1280年爆發(fā)伊瓦洛農民起義。1396年保加利亞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占領。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保加利亞時期(1396—1878年)。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保加利亞長達5個世紀,它在保加利亞建立起軍事封建制度,實行民族壓迫和民族同化政策。保加利亞人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斗爭和民族復興運動。19世紀后期,有組織、有領導的民族解放運動在保加利亞蓬勃興起。1876年爆發(fā)了反對奧斯曼帝國的四月武裝起義,1878年保加利亞獲得解放。第三保加利亞國家時期(1878—1941年)。1878年保加利亞在俄國的幫助下獲得解放后,在北部成立了保加利亞公國,南部仍為奧斯曼帝國蘇丹屬地。1885年南北保加利亞合并,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1908年保加利亞宣布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保加利亞參加了第一次、第二次巴爾干戰(zhàn)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保加利亞建立了資產階級政黨,實行君主立憲制,是歐洲較為落后的農業(yè)工業(yè)國家。社會主義時期的保加利亞(1945—198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保加利亞走上人民民主發(fā)展道路,在隨后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公認的成就,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成了具有中等發(fā)達水平的工業(yè)農業(yè)國。保加利亞共產黨成為社會的主要政治力量,但黨在執(zhí)政過程中沒有對政治經濟體制進行及時的、必要的改革,導致1989年政治經濟解體,喪失了政權。當代保加利亞(1989年以來)。1989年秋發(fā)生在東歐地區(qū)的政治經濟轉軌,是這些國家社會性質的根本變化。保加利亞社會政治和經濟生活開始過渡到多黨議會民主制和市場經濟,隨后參加了北約和歐盟。保加利亞“回歸”歐洲,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第一、第二和第三保加利亞國家時期又稱為保加利亞王國時期?!侗<永麃喪贰窋⑹龅氖潜<永麃唶覐墓糯浇裉焖l(fā)生的主要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活動,闡釋了保加利亞從王國過渡到社會主義,再轉軌到當代的歷史進程和發(fā)展趨向。保加利亞歷史是歐洲歷史的一部分,保加利亞文明也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