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序
第一章 中西經學比較的定位
一 中西經學比較的定位
1 “經”的定義
2 “經”的內容
3 德育
4 智育:三個問題
第二章 經典文學創(chuàng)立者
一 荷馬與孔子之對比
二 生平
三 寓言詮釋法
四 文學批評法
五 史詩記錄的過程
六 荷馬之外的經典
1 希臘文學作家
2 拉丁文(羅馬)文學作家
第三章 經學時代
一 序言
二 澤諾德特斯
1 歷史背景與生平
2 學術
三 卡利馬科斯
四 阿普羅涅斯
五 阿里斯托芬
六 阿里斯塔克
七 亞歷山大城與帕加馬之爭
1 馬魯斯的克拉特斯
2 經學上的競爭
八 羅馬時代的經學
1 背景
2 文法家
第四章 經學過渡時期
一 序言
二 黑暗時代
三 加洛林文藝復興
四 拜占庭
五 經院哲學
1 背景
2 代表性神學家
第五章 中興
一 序言
二 十四、十五世紀的意大利文藝復興
三 十六世紀的荷蘭
四 十六世紀法國文藝復興
五 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末的英國經學
第六章 十八至二十世紀德國經學史
一 序言
二 十八世紀德國新希臘古典學(Neohellenism)
三 十九世紀德國古代通學(Altertumswissenschaft)
四 近現(xiàn)代德國經學
五 英國經學大家豪斯曼
六 維拉莫威茲的門生
1 移民英國的猶太經學家
2 美國的經學淵源
3 逃難美國的德國經學家
4 意大利經學大師帕斯夸萊
第七章 現(xiàn)代西方經學之取向
一 國家經學派之取向
二 兩種取向之一:新理論的運用
1 理論:表演的禮儀
2 個案研究:希臘悲劇里合唱團的作用和身份
3 西方漢學近年來開始受此新論說的影響
4 中國的現(xiàn)代禮學
三 兩種取向之二:新出土文獻的整理
參考書目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