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作者的博士論文基礎上略加修改完成的。本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傳統(tǒng)訴訟中的“情判”現(xiàn)象。何謂“情判”?中國傳統(tǒng)訴訟中的“情判”是指在中國古代,司法官在司法審判過程中,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考察當事人雙方的具體情況,根據情來進行判決的一種審判方式。作者將中國傳統(tǒng)訴訟中重視“情”的作用這一現(xiàn)象稱為“情判”,這是個創(chuàng)新。據此展開的詳細論述相比之前的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新穎性。本書分為九章。第一章緒論,主要對選題背景、研究現(xiàn)狀、研究方法等做了交代;第二章情判概述,闡述了情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三章情判的源流,作者從神判與人判、法判與情判這兩對概念出發(fā),理清了情判的發(fā)展脈絡;第四章是情判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礎,剖析了情判背后的思想因素;第五章情判的司法依據,界定了“情”的概念和含義,對情的作用作了探討;第六章情判的價值取向,作者認為情判的總體價值取向是和諧,無訟和追求實體公正是和諧在傳統(tǒng)訴訟中的具體體現(xiàn),是具體價值取向;第七至九章是本書的重點,分別論述了情判的主體、客體和一般程序。本書著力運用各種判例、判詞等第一手資料對作用于中國傳統(tǒng)司法審判中的“情”的因素進行研究,采用精讀材料、語境閱讀的方法和“同情的理解”的方式,這使作者在解讀材料時不以今人和西方人的眼光和標準還看待中國傳統(tǒng)訴訟。作者的目的在于提煉總結“情判”的有益于今日中國的地方,最終實現(xiàn)古為今用的目標。從本書來看,可以說,作者的嘗試是有意義的。